毕飞宇和袁筱一为什么都喜欢《局外人》

来源:钱江晚报  |  2019年10月05日 10:11
钱江晚报 | 2019年10月05日 10:11
原标题:毕飞宇和袁筱一为什么都喜欢“局外人”
正在加载

法国作家加缪。

  著名作家、浙江大学讲席教授毕飞宇和著名翻译家袁筱一,在长假开始前,到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进行了一场“文字传奇-——关于加缪《局外人》的对话”。

  在这个充满哲学、思辨的互动之夜,两位文学大咖的对谈,让在座所有人觉得:文学在当代生活中并没有成为“局外人”。

  袁筱一,是去年春风悦读榜年度金翻译家奖得主,《文字传奇》是她在华东师范大学授课法国现代经典文学的文本结集。而毕飞宇的《小说课》,也在去年拿过春风悦读榜的年度评论家奖,是同类文学评论书籍中现象级的畅销书,再版多次,已经卖了15万多册。

  这一堂精彩的对话,中间还穿插了毕飞宇即兴与学生互动表演的《局外人》片段,以及袁筱一纯正法语的《局外人》片段的即兴朗读。很多学生都意犹未尽,直至活动结束,还围着两位主讲人,有提不完的问题。

  加缪的这部小说

  为什么要这样开头

  两位大咖说法国文学,两个人都喜欢《局外人》这个小说。

  袁筱一说,我个人非常喜欢加缪,正在重译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局外人》是有故事的,七八万字,小说发生地阿尔及利亚,也是加缪出生的地方。

  读19世纪的文学,以第三人称居多,很少第一人称写。加缪却用了不同的时态和第一人称。他想要说的是一个日常。死亡是我们的日常。

  主人公默尔索,他母亲住在距离80公里外的养老院。一开始你觉得这是个不孝之子,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即便今天送父母去养老院,也是要受到一定道德压力的。

  小说开头,儿子对母亲死亡的时间不关心,似乎意味着对母亲的死不关心。

  《局外人》问世时,有很多的反对之声,指责加缪写了一个冷漠的人,加缪对此做了解释:人没有情感时,人是轻松的。

  袁筱一解释说,加缪对母亲很有感情,他母亲是个聋哑人。他对家乡阿尔及利亚也有感情,他说:“相比正义,我选择我母亲。”

  加缪为什么要把充沛的感情抽掉,变成这样没心没肺的一个状态?

  加缪不给你正常的情感反应。《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恰恰是一个感情充沛,有着深沉本真追求的人。试想一下,这个人很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才被判死刑的。这是加缪要告诉我们的。

  但我们反思一下,很多时候,现实也是如此:如果你跟母亲不在一个城市,走80公里去看母亲,会很疲惫,也可能是默尔索这样的状态。

  就在毕飞宇和袁筱一这一层层剥开的对话中,在场的读者被带领着,去感受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人类的感情。

  毕飞宇说,他最反对的是预设情感,这样你离世界的本真最远。

  “好的新闻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好的文学也应该是客观的,冷静的,而不能是将感情预设的。”毕飞宇这样提醒每一位写作者。

  这个“局外人”

  是西西弗斯在人间命运的化身

  “在法国,萨特的地位不能动摇,萨特最先提出了荒诞的概念,但没有加缪走得远。萨特接受过精英教育,是巴黎高师毕业的,加缪则是靠奖学金,在阿尔及利亚完成了所有学业,他和主流知识圈相差挺远的。当加缪解释荒诞时,正是20世纪上半叶,战争笼罩欧洲,理性与科技的进步有目共睹。人开始凭自己的理性在世界上生存。”

  袁筱一这样讲述了《局外人》中荒谬性产生的时代背景,加缪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是在真实地告诉大家,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加缪开始写《局外人》时才26岁,他写了很多稿,最后成稿跟初稿很不一样了。

  毕飞宇说,当他看完了《局外人》,才真的懂了什么是荒诞。“法官调查默尔索在母亲死时,有没有抽烟,有没有喝咖啡。在精神上,他已经是个杀人犯了,所以被判了死刑。这是多么荒诞。”互动表演之后,毕飞宇点明了要旨,“法律可以不顾事实而诛心,道德审判凌驾在法律审判之上,充斥着大量预设情感。”

  袁筱一进一步说,她为什么喜欢加缪?因为一般作家写杀人,会写动机,而加缪的小说中,杀人不是高潮,是偶然性造成的荒唐事实,每个人被命运的偶然性笼罩着。

  在法庭上,那个“我”不辩解,承认一切是自己的行为。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陌生。

  毕飞宇提问,默尔索在监狱里不为自己开脱和解释,能否把这个行为看成是自杀的行为?

  袁筱一认为,默尔索接受这个事实,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最为敏感的一类人遭遇生存的困境,他们不愿意用谎言支撑自己。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西西弗斯在人间命运的化身。默尔索是英雄吗?在西西弗斯的注解里,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或许是袁筱一对《局外人》的终极解读。

  毕飞宇第一遍读《局外人》时,觉得是自然而然的,“等我是中年人了,几十年后,又拿出来看一遍,我才明白过来,这个跑题对这本书来说意味着什么,他的哲学就在跑题里。”

  袁筱一说,加缪在今天是不断地被重提和重读的,因为我们终于理解了他。我们越来越发现加缪的价值。在加缪身上,你也是能获得阅读愉悦的。

  本报记者 张瑾华

编辑:及玥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毕飞宇和袁筱一为什么都喜欢《局外人》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