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人艺为献礼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出了由刘恒编剧,林兆华导演,何冰、濮存昕、宋丹丹、杨立新、徐帆主演的话剧《窝头会馆》,一经上演就引起轰动。十年来,该剧每次上演都是票房火爆,一票难求,而且每年热度都只增不减。今年,北京人艺特意安排该剧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演,10月2日至5日,这部火爆了十年的“金窝头”又登上首都剧场舞台。
黄金阵容再次相聚
10月2日晚,本轮首演前,北京人艺特意在剧场前厅举行了庆祝仪式,北京人艺院长任鸣、该剧编剧刘恒、导演林兆华以及剧组全体成员欢聚一堂,当年策划这部“现象级”原创大戏的北京人艺老院长张和平,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艺术总监的工作岗位上赶到人艺,和大家一起切蛋糕,欢庆《窝头会馆》上演十周年。
张和平透露:“那年,我还没来人艺,就已经跟刘恒约定给人艺写个戏了!”刘恒则谦虚地表示:“这个戏仰仗各位,人艺万岁!人艺的艺术家万岁!艺术劳动者万岁!向你们致敬,永恒的敬意!”而最让大家感慨的是宋丹丹的一番话:“这是我跟大导合作的最后一个戏,明年我60岁,该退休了。这是我告别舞台的一个戏,是一个完美的结束。我会非常努力、认真地演好这四场。”
一句话说出三个意思
说起《窝头会馆》的十年火爆,苑国钟的扮演者何冰认为这和中国话剧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话剧市场非常好,这是所有话剧工作者,包括话剧观众努力的成果。我们北京人艺的戏如此受欢迎,因为大家还需要我们的现实主义表演。现实主义的戏是什么?是主食。就算市面上什么菜系都有,但是米饭、馒头肯定不能少。我们就是那个主食。”
在剧中扮演古月宗的濮存昕认为,《窝头会馆》这个戏最值得说的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建立起来的一个艺术标准,人艺需要这样的标准”。在这部戏中,最有特点的就是京味儿十足的语言,“编剧刘恒用的都是长句型,话佐料儿特别多,信息量巨大,一句话能说出三个意思来,这是北京话的特点,也是魅力所在。这真是语言的艺术。而如何说清楚,把每一层意思都传达到,让不只是北京的观众,还有外地的观众都听明白,是对我们这些演员的要求。演戏不只是说词,要说意思,演戏不只是演戏,是演人。”
宋丹丹扮演的田翠兰。“观众看到这个人物在吵架,更看到吵架背后她的诚实、善良、简单、可爱。我特别爱这个人物。这个人有很多面,但她再怎么跟人争吵,都是那么善良的女性。”宋丹丹觉得这部戏里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值得爱:“这里有北京人特有的乐观和幽默,有小市民的善良,在那么苦、那么穷的艰难日子里,他们还在寻找温暖和互相给予,之间都过成了亲人。”
杨立新作为剧中有点“反派”色彩的人物肖启山的扮演者,谈到十年来观众的厚爱,表示这是演员心中的动力,“作为演员,对每一个剧目,每一个角色都要认真对待,每个细节都不能放弃。观众这么喜欢这部戏,不能让观众失望。”
每次《窝头会馆》演出,对剧中的演员来说,像是一次工作,更像是一次聚会。金慕容的扮演者徐帆笑言:“说我们是老友聚会,其实把我们的关系说远了。我们就是家人!在一起排练的时候,彼此间一抬手、一投足,就知道对方的意思了。互相之间提醒,一点都用不着客气,就像在家里跟兄弟姐妹说话一样。”
“窝头”更有嚼头了
伴随着《窝头会馆》幕起幕落,十年的时光瞬间流转,演员们在舞台上用心,观众们在舞台下的陪伴也一如既往。作家蒋方舟昨晚看完《窝头会馆》后,感叹道:“看了《窝头会馆》,感觉真的太厉害了!完整又饱满,几处看得泪下,没有一处做作,细节回味之后愈发动人。从剧到表演都太珍贵了!”媒体人成长也赞道:“十年,《窝头会馆》在人艺依旧屹立,它应该一直演下去,因为我们需要它提醒自己,即便是主题性的‘命题作文’,也可以做得如此生动、真实、纯粹、感人至深。”“二刷”的观众“水火生灵”说:“我第一次看《窝头会馆》应该是八九年前,顶尖阵容今天仍在,戏更好了!这些艺术家们为戏注入了各自的生命,使戏更有嚼头了!多年后的我,再一次走进《窝头会馆》,感慨、感动。感悟也有了许多不同。致敬!人艺!”(记者 王润 李春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