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夜》剧照
对于莎士比亚来说,没有什么比“莎士比亚之后,一切情节皆成滥套”这句话更能说明他在创作上的丰富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力。“环球莎士比亚剧院”(Shakespeare's Globe Theatre)此次巡演的《错误的喜剧》《第十二夜》两部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剧作家莎士比亚喜剧技巧的纯熟,同时更重拾了作为演员和剧团管理者的莎士比亚的魅力:什么是为“演出”而写的剧本,什么是面向剧场和观众的喜剧创作。
《第十二夜》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因综合了莎士比亚此前喜剧的技法而被评价为成熟,又因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马伏里奥”角色的设置等,被视为超越了单纯让观众发笑,是一部向“娱乐与欢快告别的喜剧”。在《第十二夜》中,孪生兄妹(薇奥拉和西巴斯辛)因为海难被冲散,分别到达伊利里亚。薇奥拉化名西萨里奥,女扮男装成了奥西诺公爵的侍从,同时帮助他向奥利维娅求爱,然而奥利维娅却对这个长相清秀的侍从一见倾心,薇奥拉则中意于奥西诺公爵。几重巧合之下,奥利维娅与西巴斯辛、薇奥拉与奥西诺各随所愿,终成眷属。
双胞胎“身份误认”的喜剧桥段,加上易装情节,让这部作品中的巧合与误会多样又灵活。而伊丽莎白时代的舞台上女性角色由男童出演的习俗,让作品中本就男扮女装的演员,在剧中大多数场合中,又需要演出自己的本来性别。由此不仅让作品展露出多层次的表演空间,同时更蕴含丰富的性别议题。
蒂姆·卡罗(Tim Carroll)导演的《第十二夜》中,全男班演出的魅力,正是基于最大程度上复原出了剧中的易装魅力。尤其是饰演奥利维娅的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和饰演女仆玛利亚(奥利维娅侍女)的保罗·查希迪(Paul Chahidi),不刻意压抑自己男性的身份,同时表演出了独具风格的女性味道。无论是跨性别表演,还是舞台上的“双胞胎”,不需要追求相貌近似,这种让观众意识到演员是在“表演”的特点,正是莎士比亚时代剧场的重要魅力。
莎士比亚和他的“宫内大臣剧团”,到底在伊丽莎白时代呈现出了一种怎样的表演风格,我们已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描述。但可以确信的是,莎士比亚在如何表现角色内心,并由此区别于“做作”的传统表演中找到了突破。他继承了“戏假”中有效的表演程式与动作,同时在“情真”上,让观众更多看到了角色的内心与情感。正如《第十二夜》中,男演员们的易装表演,固然会让观众发笑,但当他们在剧中展露内心的纠结,或是勇敢地表达爱情时,又是极度真诚和动人的。
“环莎”带来的《第十二夜》,虽然在舞台和演出程序上极尽对伦敦剧场、伊丽莎白时代演出特点的复制,但并未采用全男班演出,而是通过男扮女、女扮男,交换性别表演的方式,让“易装”在舞台上变成了一种流动的存在。不难发现,演出《错误的喜剧》与《第十二夜》两部作品的都是同一组演员(九名)。同样的演员在不同作品中饰演不同的性别和角色类型,这就需要演员对自己扮演的对象,具有清晰的判断和简洁的表演。所以我们在“环莎”的演员身上,看到了大量即兴喜剧的技法与程式,这让演出节奏明快又清晰易懂,观众由此得以快速理解演员动作、肢体的表意,在情感上与舞台积极互动。
然而从客观效果上看,“环莎”的表演,反而让我们看到了《第十二夜》中的性别表演与当下对话的更多可能。跨性别表演会形成天然的喜剧效果,更何况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有着明显“取悦”观众的色彩。无论是“环莎”的男女互换性别,或是蒂姆·卡罗版本中的全男班,都具有同样的喜剧张力。
在名为“打破性别限定的交谊舞”的TED演讲中,特雷弗·克普(Trevor Copp)与杰夫·福克斯(Jeff Fox)两人,通过交谊舞谈到了性别转换对于当下的意义。他们通过创设一种“流动领舞”的方法,将古典拉丁舞和交谊舞中“男性领导,女性跟从其舞蹈”的规范,改换成了任何性别都可轮流领舞的形式。两人强调性别调换实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流动领舞”可以去除掉这本不属于我们的性别限定,让交谊舞的演绎更接近当代人的思维方式。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无数朱迪斯·巴特勒所说的“性别具有表演性”的有趣案例,然而对于今天的观众而言,这些“性别表演”本可以在思维方式上展开更多的对话。无论是男扮女装演绎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女性,还是女扮男装塑造出女性心中的完美男性,性别表演的魅力,在于让观众以一种夸张、有距离的方式,看到那些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并由此找到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
通过《第十二夜》“环莎”在一个现代剧场中,努力去营造、复原伊丽莎白时代在没有声光电时,演员通过他们的肢体、动作为观众演绎一场精彩喜剧的表演方式。从现场效果来看,对于现代观众笑的期待与心理,莎士比亚的喜剧并没有过时。然而我们回到莎士比亚,并非为了停留,而是为了找到他的创作与当下的对话,不断去发现新的可能。《第十二夜》舞台上让性别表演呈现出一种更加自由、流动的状态,实际是一个不错的开始。(赖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