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 多地谋划"制造强省"细则

来源:经济参考报  |  2019年09月23日 09:57
经济参考报 | 2019年09月23日 09:57
原标题:央地政策齐出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
正在加载

  这是9月20日在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拍摄的舞剑机器人。

  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此次大会总布展面积6.1万平方米,分为国际制造、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等十大展区。

  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20日在安徽合肥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增加。2019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15强。但也应看到,在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上还需进一步突破。

  记者了解到,多部委正在密集部署新政,包括在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加快创新中心布局和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持力度等。上海、安徽、江苏等地也正加快政策细则出台,重点部署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竞相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更多支持制造业创新的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促创新政策加速落地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正明显增强。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发布的《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白皮书》显示,中国首次跻身2019年全球制造业创新指数15强。在装备制造业专利申请上,我国从2005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申请量14年来保持高增速,并在计算机设备制造业、电力制造业表现出高创新水平。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大会签约项目金额将超7000亿,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80%以上,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创新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项目成为重点。

  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大会上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深刻变革,技术集成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大型复杂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成为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创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崭新途径,将为制造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不过业内也指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企业创新能力弱,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我国正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截至今年7月,相关部门新批复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装备、农机装备、先进功能纤维等4个国家级制造创新中心。已累计批复了1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指导各地认定了10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新政有望加快落地。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工信部下一步将在集成电路、信息光电子、智能传感器等领域加快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5G等新型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指出,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金融机构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持力度,稳妥退出过剩产能领域贷款。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评估中已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纳入考核。

  多地谋划“制造强省”细则

  在中央层面加快出台支持制造业创新发展新政的同时,多个地方也在加速谋划相关政策细则,竞相打造制造业创新发展高地。

  安徽日前印发《2019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安徽将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的优势,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加强攻坚,靠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上海的相关政策则是突出其得天独厚的金融优势,将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与实体经济进一步融合,促进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形成战略新优势;坚持产融结合,充分利用金融资源集聚和产业扎实的优势,优化融资结构,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资本市场的服务。

  江苏则从产业与科技合作入手,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材料等领域,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一方面,制造业应抓住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使用持续创新的数字技术和日益丰富的数据要素推动经济社会向新形态发展。另一方面,各地应结合产业优势构建创新中心,以打通技术创新链为核心任务,补足应用研究、商品化等关键环节的短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骏表示。

  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在与会专家看来,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益。

  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副主任魏建国认为,走向制造强国,中国要走好三步棋:第一步棋要增强产业技术能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第二步棋要依托城市群建设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和布局,第三步棋要发挥现有科技创新优势,将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制造强国的大方向结合起来,构建数字经济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我国在核心的基础零部件、关键的基础材料、新兴的基础材料方面短板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认为,需要从创新政策环境、研发机构建设、优秀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协同发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此外,陈学东还建议,健全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依托大型企业,组建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究院,解决重大装备短板问题。同时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支持其研发“专精特新”产品,并进一步向中小企业拓宽信贷业务,更好地发挥其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作用。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 多地谋划"制造强省"细则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