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过去:发挥中国天赋 精耕坦桑玉米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09月19日 17:30
央视网 | 2019年09月19日 17: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赛欣言):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夫妇在9月17日发布的2019年《目标守卫者报告》卷首语中说“在我们撰写这篇文章时,全球仍有数十亿人预计无法达到这些目标(可持续发展),从而过上体面的生活。”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马俊乐描述他刚到坦桑尼亚时见到的场景:“那里很多小孩子没有鞋穿,他们光着脚踩着泥坑到河边取水。”

  非洲人民为什么吃不上饭?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日前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挨饿人数连续第三年上升至8.216亿,其中,非洲的情况尤其令人担忧,例如马达加斯加总人口近2500万,其中超过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本国稻米的产量却一直不高。至今,仍有两百万人面对饥荒的威胁。

  多年来,包括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边援助机构和组织都在持续发力,提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作物品种改良等援助。如何真正帮助非洲农业发展也一直是国际发展援助体系所争论的问题,很多时候,农民普遍反映种植玉米缺乏良种、缺乏技术、缺乏资金。

  而最近盖茨基金会正在和中国农业大学合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学习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幅提升农业生产率的经验,帮助非洲解决营养不良问题。”项目的主要推动者,中国农业大学南南农业合作学院、“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院长李小云说,在非洲调研听起来感觉就像在中国农村调研,他在农民的地里现场观察后,发现这里大部分农民的玉米种植的密度严重不足,还不主要是所谓的缺乏资金问题。

  而现在,李小云已经不仅仅是国内减贫明星,“你在坦桑尼亚说professor Li,很多人都知道”。

  好好种地、精耕细作好像是勤劳的中国人的与生俱来的能力。无论全世界何时何地,在任何社区走上一圈,你立刻知道哪一户是中国人——花园里种蔬菜的。而在非洲,由于没有土地压力,耕作文明较为粗放。比如一亩地只能产量100-150斤玉米,中国至少可以达到800-1000斤。

  产量低的原因很简单,每株玉米上只结一到两个玉米棒,所以如果种一千株产量差不多也只有一千个玉米棒。李小云说“在坦桑尼亚我告诉当地的农民,一定要改变技术模式,即使有很多土地,也不要把劳动力用在全部土地上。”

  解决方式就是要站在合适的立场上,用有限的条件解决问题。并不是要依靠高精尖的技术,而是如何让技术落到实处,因地制宜。

  李小云的团队从种子开始,教当地农民什么样的种子要买、什么样的要自己留,如何拉线播种,进行株距、行距、点播、精播培训;、除草、松土全程包办。“就是三个玉米粒种到土地里后,发出的六七片叶子,留下长势最好的一片,除掉其他长势较弱的,这个就是中国最传统的技术”当地居民阿卜杜拉说从来没想过种地竟也有这么多规矩。他只知道在雨季之前把种子随便撒到地里,雨季过后就能有庄稼长出来。

  除此以外,技术的推广也极具“中式复古风”:包村包户。比如在莫罗戈罗省,李小云团队让地方政府实行包村包户,层层指导。“我们有一个微信群,每天都在沟通工作。将中国的一些工作方法也带到了实际工作中,比如开现场会,反复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学习掌握这种种植技术。”除此之外,在每个村子树立“示范户”,“示范户”的丰收让中国技术在很多村庄中“遍地开花”。

  中国农业大学从2011年开始,在坦桑尼亚的莫罗戈罗省(Morogoro)开展试点项目,推广中国成熟的玉米种植技术。在创新种植技术和本地培育的优质种子的双重推动下,该地区的玉米产量提高了一到两倍,有些地区的产量甚至提高了三倍。许许多多和马俊乐一样的青年人跟随着李小云的步伐,踏上坦桑尼亚的土地。

  “今天我们讲可持续发展,好像是很遥远的事。可是要说粮食和卫生,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李小云发表演讲说,“如果没有这两个根基,任何社会中其他问题都很难解决”。

  近年来,非洲积极对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坦桑尼亚外交与东非合作部长奥古斯丁·马希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众多非洲国家获取发展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了机会”。

  中国“一带一路”成绩单也逐步从挥毫泼墨的“大写意”走向精耕细作的“工笔画”。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穿越到过去:发挥中国天赋 精耕坦桑玉米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