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汝希 董淑云 陈欣):绿茸茸的草坪一直铺到远山脚下,不远处是潺潺的溪水,云卷云舒间阳光在草地上投射出一片片光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媒体团的记者仰起头感叹道,“要是能一直在南泥湾晒太阳,看蓝天白云就好了”。很难想象,此刻记者脚下这片美丽的绿地,曾经却是一片荒凉,是一个“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烂泥湾”。
荒土换青山 黄土高坡焕发绿色生机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方向约45公里处,是延安的南大门。在上世纪60年代后,“秃了头发、破了衣衫”的南泥湾荒草遍山,黄土满沟。有资料显示,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六分之一。“沙尘肆虐、秃岭荒山”也成了大多数人对延安的第一印象。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退耕还林工作,在延安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这是一场深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生态治理工程。据延安市政府统计,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有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
如今,“黄沙漫天”的景象早已被“绿水青山”所取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延安的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到2017年,延安的植被覆盖度已达81.3%,相比较2000年的46%提高了35%。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实施退耕还林面积达到1077.47万亩。
曾多次来延安的新西部网副总编王顺利感慨地说道:“与我1983年第一次到延安相比,现在的延安山川秀美,这里满眼都是绿色,处处焕发着生机。”
老区也“智慧” 互联网让群众多跑网路,少跑马路
延安的“生机勃勃”,不止体现在环境上。
“昨天下午网上提交的审批要求,今天上午就通知过来办理手续。以前最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办成,这次一天就能完成了。”在延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里,前来办审批手续的一地产开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刘宝艳说道。
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延安逐步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最多跑一次”等改革目标,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除了为市民压缩行政审批时间,在政务服务平台的建设上,延安市还建立了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为群众破解“事难办”的问题,提高群众诉求办结率。走进办公区,便可看到多位工作人员正在线上实时为市民解决问题。
革命老区有了新智慧,如今的延安,不仅仅是革命圣地,更是应用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的智慧城市。
宝塔山脚下,宝塔区的城管正通过视频连线将遇到的情况向后方管理中心汇报,并迅速得到了解决方案。而在宝塔区新时代城市数字治理融合指挥中心,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屏幕上城管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环境。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城市“智管”,让后方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研判现场、第一时间指挥调度。
此外,“融指中心”还举办了“垃圾分类看宝塔”“寻味夜延安打卡二道街”“乡愁唤你归”等线下活动,满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正如延安市宝塔区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陈德鑫所说,“通过线下和线上服务的双融合,不仅提升了城市特色,也让市民收获更多认同感和幸福感”。
从市区辐射到县城 贫困山区也要做媒体融合的领跑者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力量的支持,近年来,延安大力发展以油煤为主的特色工业、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和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
与延安有着同样红色基因的“红都”子长县位于黄土高原中部,这座小城也早已不再是“黄沙漫天”,代替飞扬尘土的是漫山遍野开得正盛的波斯菊。
在延安市区发展的辐射下,子长县也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有了新的突破。2018年,子长县实现生产总值114.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5%。
除了在生态环境和经济有所发展,子长县在媒体融合方面取得的进展更值一提。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子长县坚持以打造全媒体“矩阵”为目标,搭建相加相融的“八位一体”平台,扮靓了“子长宣传”新品牌。
子长县级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各行业和自媒体开通了12个今日头条号、23个微信公众号和15个微博账号,坚持原创、注重策划,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百姓,充分挖掘群众喜欢的本土化、接地气的特色内容,展现子长真实而独特的一面。这些在传播本土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也驱动了子长县文化旅游、产业扶贫的发展。
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绿色生机正在蔓延至每一个角落。“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个无数人心向往之的地方,正在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如今的延安,从市区到县城,都在寻求着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一个现代化、智慧化、多样化、立体化的延安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