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脚“跨越”历史:不负青松,华屋处处有“华屋”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09月18日 11:52
央视网 | 2019年09月18日 11:52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 马烨 邢明)站在华屋村的村口,循着艳阳望去,时光在这里碰撞交汇,折射出不一样的华彩。

  向右一步,是7套歪斜的土坯老屋,低矮破旧;向左一步,是66幢整齐的客家小楼,白墙黛瓦。

  老屋已经没有人居住,村民们已全部搬进了高大明亮的新房,之所以还留着这些老房子,是“要让后人知道好日子来之不易!”

  80多年前,华屋村只有43户人家,但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还曾留下“17棵松”的感人故事。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党和国家的扶持下,有100多户的华屋旧貌换新颜。

  村运连国运,民心系党心。伴随新世纪脱贫攻坚,有“共和国摇篮”之称的瑞金启动精准扶贫,进行危旧土坯房改造,华屋人迎来幸福新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0元增长到11300元,大棚水果蔬菜、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蓬勃兴起。

 如今的华屋村,通了柏油路,建起齐整的小楼和大棚。

  远近闻名“红军村”

  岭上葱茏,青松挺拔。华屋后山,“17棵青松”的故事催人泪下。

  85年前的一个夜晚,村里17个年轻后生参加红军,踏上艰险而伟大的长征征程。出发前,他们栽下17棵松树,和家人约定“见松如见人”。

  这是向死而生的勇气,这是为国为民的情怀。

  他们未能回来,但常青的松树代他们见证了幸福生活的到来。

  在当年的赣南苏区,“马前托孤”“八子参军”,壮烈故事俯拾可得。当时瑞金24万人口,参加红军的达到4.9万人,牺牲烈士中有名有姓者就有17166人。

  改天换地迎新生

  曾经的华屋村只有一条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破旧的土坯房还会透风漏雨。全村没有一台小轿车,没有一台空调,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卫生间。

 华屋村旧貌。

  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当地政府也启动了华屋村的土坯房改造工程。

  村民们听说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纷纷跑到后山上将喜讯带给红军烈士们。

  针对村民们的不同经济状况,当地政府予以不同力度的扶持。村民们可以通过国家补贴和贴息贷款建起新房。对于拿不出钱的五保户,政府直接帮助他们建好房子,让他们卸掉负担,轻松入住。

  2013年5月30日,沉寂的华屋村,随新屋地基开挖而雷动。

  从此,华屋改造加速度,村容村貌大变样。

  66套整齐划一的住房建成。同时,当地政府整合扶贫、水利、新农村建设等资金,建成了1.7公里的环村柏油路,兴建桥梁3座、储水陂2座、三面不见土灌溉水渠4000余米、防洪堤1200米,架设了1.5公里高压电线路,建设了村级卫生室、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景观绿化带及公厕等,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用上了放心电。

  改造后的华屋,错落有致的新房代替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清洁纯净的自来水代替了浑浊的土井水,明亮的电灯代替了暗淡的煤油灯,平坦的水泥路代替了曲折泥泞的乡村小路,村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15年元旦前后,带着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村民们陆陆续续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楼。

 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精准扶贫产业兴

  新房子改变了华屋村的面貌,但产业才是长远发展的关键。

  为此,华屋村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山上种油茶毛竹、田间种蔬菜瓜果、荒坡养蜜蜂”的产业发展格局。

  村民华水林总是为来访的客人端上自己种的水果,切好的番石榴、火龙果散发清香,洗好的葡萄、百香果圆润可爱,再摸出一盒牙签仔细插好,他希望借此表达心中的喜悦与感激。

  由于家里穷,华水林一直在外打工漂泊。2015年,听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华水林决定回家,他承包下8亩大棚,种上了蔬菜水果。政府为他提供了5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和50000元的免息贷款,还定期组织农业技能培训。种出来的水果蔬菜,华水林从不担心销路,“电商+大棚蔬菜”的模式让他的农产品走出江西,走进北京、广州等十多个城市。

  承包当年,华水林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目前,华屋已种植蔬菜68亩,油茶300亩,毛竹2000亩,葡萄等瓜果201亩,养蜂300余箱,还设立了农村e邮服务站点,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

  与此同时,华屋村充分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了信念亭、信念林等红色景点,新建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村史馆,成功举办两届华屋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成为井冈山干部学院、瑞金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基地。2017年以来,接待各类学员636多批、3.1万余人次。

  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村民实现户均增收3万多元,2017年底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窝心之举聚民心

  今年6月,瑞金市推出了一项新的利民政策,华屋村率先展开试点。村里的老人,70岁以上的只花2元,80岁以上的只花1元,就可以在食堂吃一顿午饭。

  每天不到11点,老人们就坐在圆桌旁等待开饭。食堂的负责人温桂莲介绍说:“每天有20个左右的老人来这里吃,不来的时候就提前打声招呼,避免浪费。”

 老人们围坐桌旁,等待开饭。

 三菜一汤,老人们想吃多少就盛多少。

  这样的暖心之举,华屋还有不少。

  标准化卫生所让群众小病不出村;两座水陂和200多米水圳让天旱灌溉不再成问题;邀请农业专家对村民进行培训……华屋尽一切努力让村民们过得舒心。

  现在的华屋,17棵松柏静静地矗立在后山,见证着村民热火朝天的新生活,也见证着共和国蓬勃发展的伟大征程。村民们相信,未来,还会更加美好。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一脚“跨越”历史:不负青松,华屋处处有“华屋”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