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艺术殿堂以“人民”为名

来源:北京晚报  |  2019年09月12日 16:27
北京晚报 | 2019年09月12日 16:27
原标题:艺术殿堂以“人民”为名
正在加载

  林兆华导演重排《茶馆》,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何冰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

  北京人艺是北京唯一以“人民”命名的剧院。2019年1月29日凌晨5点,天还没亮,寒风凛冽,首都剧场门前就已经排起了一条长龙。很多人半夜就冒着严寒搬着小凳熬夜在此排队等候,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买上《茶馆》的话剧票。从1958年3月29日首演至今,《茶馆》已经演了六十多年700多场,人艺老院长曹禺曾说,北京人艺的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灌溉的。《茶馆》不仅浓缩着以北京人艺一代代戏剧人对艺术的坚守和传承,也浓缩着人民群众对经典艺术的执着和渴求。

  景象

  简朴“开始”辉煌“开场”

  北京人艺的开篇,可以追溯到1952年6月12日,史家胡同老门牌56号剧院宿舍,人艺建院大会就在这里举行。当天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廖沫沙,中戏院长欧阳予倩、市文联主席老舍,著名剧作家曹禺,导演焦菊隐、欧阳山尊等名家出席。小小庭院没有张灯结彩,也没有鼓乐喧嚣,只在院子一端摆放几张铺着白布单的条桌和木椅,便成了主席台。

  如何办一座一流水平的新型专业话剧院?被称为“四巨头”的北京人艺创始人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曾在香山召开会议。“四巨头”一致认为,新剧院要以莫斯科艺术剧院为目标,甚至最开始为了效仿莫斯科艺术剧院,新剧院曾打算定名北京艺术剧院。但为了强调人民性和大众性,最终决定在“北京艺术剧院”中间特意加入了“人民”两个字,明确了北京人艺是“人民的剧院”。曹禺老院长还曾说过这样的话“人艺与人民同在,与祖国同在”。

  北京人艺的第一部大戏是《龙须沟》。老舍先生为此特意到南城龙须沟观察生活,导演焦菊隐也亲自带领全剧组到龙须沟体验生活。正因为有着深厚的实践体验,这个戏的创作和演出极为成功,连演55场,引起了轰动。老舍先生因此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龙须沟》的成功,也使北京人艺在表演创作上,开始自觉地走着一条极具人民性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永恒经典传承人艺精神

  《茶馆》被视为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这部已经演了半个多世纪的名作,至今每次上演仍一票难求。《茶馆》是如何诞生的?据北京人艺剧作家梁秉堃回忆,比较准确的情况是,1957年春天,老舍先生把一部歌颂宪法的四幕六场话剧交给人艺,这个戏从1898年写到1948年,前后50年,名字老舍先生还没有考虑好。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和赵起扬四位院领导仔细研究了本子,认为其中第一幕第二场在一家茶馆里的戏,尤为精彩。焦菊隐导演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他主张以这幕戏为主,发展成一部多幕剧,名字就叫《茶馆》。几天后,曹禺、焦菊隐和赵起扬来到老舍家中,老舍先生听后,当即表态:“好,好,好,这个方案想的太好了!我仨月后交剧本。”三个月后,老舍先生果然将本子交到剧院。

  梁秉堃说,老舍先生有亲自读剧本的习惯,1957年12月老舍来到人艺,高兴地为大家朗读新作《茶馆》,还不时地作些解释或者对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生活习惯、穿着打扮以及走路的姿势描述一番。导演、演员和舞美人员都沸腾了,演员们争先恐后地申请角色,于是之为了申请到王掌柜一角,还挥笔写下了“血书”一封。三个月后,1958年3月29日,《茶馆》首演,一连演出52场,场场爆满。于是之、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英若诚担纲主演。人艺院长曹禺兴奋地对老舍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中国话剧史上的一个传奇也由此开启。1992年7月,老版《茶馆》在京演出第374场,“三个老头儿”以此作别观众。老艺术家们上台谢幕的那一刻,多少人泪洒剧场。此后,1999年、2005年,林兆华两次复排《茶馆》,一直演出至今。

  人艺永远同人民在一起

  作为北京人艺的元老,首版《茶馆》的主演,今年92岁的蓝天野是北京人艺和话剧《茶馆》辉煌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回忆起这座以“人民”命名的艺术剧院从创建之始就强调“人民”、重视“生活”的艺术方针,蓝老感慨万千。

  蓝老回忆,北京人艺从建院之初就重视体验生活,认为戏要从生活中来。“北京人艺建院以后,并没有马上拍戏,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全院业务人员分成四大组,分别下厂下乡。我和焦菊隐先生当时去的是重工业的琉璃河水泥厂,有的去了天津纺织厂,有的去了民办的大众铁工厂,还有一组去了农村。下厂下乡的时间长达半年多,回来之后,也没有立刻排大戏,而是排了四个小戏,并且都下基层巡回演出。”

  1964年初,蓝老刚好有段空闲时间,便在市委的推荐下来到了房山岗上村。那时岗上村是北京的一面旗帜,以饲养牲口和种桃闻名,老书记吴春山也是全国劳模。蓝天野回忆起自己当年从冬天一直到夏天的大半年时间里,跟着乡亲学干农活,跟着老书记一起住牲口院的土坯房,“那时没有什么明星大腕,乡亲们也没看过我演戏。白天我跟着老书记在地里转,村里领导班子开会我也跟着参加,还发表点意见;吃饭时就到各家各户去‘派饭’;晚上就跟老书记睡在一张炕上。他半夜常爬起来给牲口添草喂料,我也跟着学会了喂牲口、遛牲口,完全把自己作为农村大队的一员。像这样真的到基层去跟工人、农民生活在一起,确实交了好多贴心的朋友。当时北京人艺很多人,都是经常这样做的。”

  提到《茶馆》的演出,蓝天野印象特别深刻是,1980年,《茶馆》代表中国话剧首次走出国门,赴德国、法国、瑞士演出,“当时国外各家媒体、评论家、戏剧权威人士都发表文章盛赞《茶馆》,对老舍、焦菊隐,还有演员、舞美设计都不吝赞誉之词,把中国话剧《茶馆》称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茶馆》不只在艺术上获得各方面好评,欧洲观众还通过《茶馆》了解了中国,当时有一个反馈特别突出,就是很多外国观众表示,看了《茶馆》后,就明白了中国为什么会发生1949年的革命。”

  讲述者

  任鸣(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北京人艺有着辉煌的过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收获了改革精神。北京人艺作为人民的剧院,人民性是剧院的第一属性。

  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丹心谱》《蔡文姬》展示出的北京人艺的艺术性、经典性,还是开创中国小剧场话剧先河的《绝对信号》,以及在人艺传统现实主义道路与戏剧新型表现主义风格上进行多层次探索的《狗儿爷涅槃》;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还是90年代的《鸟人》《万家灯火》,以及《李白》《天之骄子》等继承了新编历史剧创作风格的“文人戏”……这些剧风格各异但都反映出了百姓文化生活与时代变迁。

  2000年后,人艺与国外戏剧团体进行合作交流,“引进来”的同时还不断“走出去”。另一方面,寻找艺术与市场化间的规律,打造了好几个一票难求的“爆款剧 ,比如《窝头会馆》《喜剧的忧伤》;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之际推出的”五代同堂版“《甲子园》场场爆满。北京人艺还密切关注当下,不仅汲取着《茶馆》 《天下第一楼》 《小井胡同》等经典的长处,还通过新京味儿话剧《玩家》等原创作品体现着当代人对现实的关注,打造新时代精品。(记者 王润)

编辑:王若怡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北京人艺:艺术殿堂以“人民”为名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