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中年的柔软不是泪点低,而是因为他看到更多

来源:央视网  |  2019年09月09日 13:34
央视网 | 2019年09月09日 13:34
原标题:
正在加载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莉):今年49岁的倪宁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狂奔过了,而且还是抱着一个人。“当时,我的脸贴着老人,他胸前的军功章互相碰撞着打在我脸上,清脆的碰撞声就在我耳边,那种感觉真的很特别。”

  今天人们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方式也“很特别”,刷屏就是其中之一。这段“央视记者抱95岁老兵狂奔”的视频看哭了众多网友,然而很多人也许会记得那感人的一瞬,却未必更多地留意“主人公”的名字和他们更多的故事。

  倪宁朋友圈截图

  倪宁朋友圈截图

  刷屏在八月,故事其实发生在六月。

  那天晚上6点,倪宁刚下班,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能不能帮我带一位老兵去看升旗?时间很紧张,明天早上就要去。”来电的是央视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主编张斌,他说的老兵是抗战英雄李安甫。

  “老人说,他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广场看过升旗仪式,70年来,他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故地重游,再亲眼见证一次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为了帮老人了这个心愿,倪宁从晚上6点一直打电话到晚上9点多,“老人到天安门广场和国旗护卫队驻地,需要与多个部门协调,难度比较大。”但倪宁还是重诺一试,“您放心,我一定带您去。”

  约定是第二天凌晨3点故宫东门相见,而李安甫老人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他早早将挂满军功章的军装穿好,等待这一次,70年后与国旗的重逢。

  “来不及了,老英雄我抱您走吧”

  “来不及了,老英雄我抱您走吧”

  时间,因为等待而迫不及待。凌晨4点,随着一声口令,国旗护卫队护卫着国旗走向天安门,呼吸着朝阳的气息,步履铿锵。然而,这位个头只有1.2米的老人追逐的步伐却有些吃力,“眼看要来不及了,我说,老英雄我抱您走吧。”

  于是,出现了刷屏的经典一幕:身高1.74米、体重84公斤的倪宁抱起老人,一路狂奔。“老人很轻,只有一个十一二岁孩子的重量,但我还是感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到中年的倪宁刚刚因为高血压去过医院,虽然跑起来有些吃力,但他把老人抱得很紧,生怕有什么闪失。

  李安甫老人望向国旗敬礼(截图)

  李安甫老人望向国旗敬礼(截图)

  在升旗的前一刻,倪宁轻轻地把老人放在天安门城楼下。李安甫老人立正敬礼,军姿笔挺,军礼标准,他的头顶上方是毛主席的画像。这是老人一生中距离升旗仪式最近的一次,他对倪宁说:“梦想实现了,死也值得了。”

  “在老人的心里,国旗是有生命力的。”视频前的我们原以为老人的这个梦想只是一个军人的“执拗”,而倪宁却看到了更多。

  李安甫老人深吻国旗

  李安甫老人深吻国旗

  升旗仪式结束后,老人和倪宁回到国旗护卫队驻地。一位战士向老人展示了一面国旗:“这是我们国家升起面积最大的一面国旗。”老人捧起国旗深情凝望,倪宁本想拍下这一刻,却不想,老人一头扎进去,献上深深的一吻。

  “老人一家7口人都曾为国旗献出生命,他的战友、他的兄弟、他的老师、他的同学、他的嫂子。对老人来说,国旗是他的亲人生命的延续。”

  致敬,从聆听开始

  致敬,从聆听开始

  “老兵的故事,需要人倾听,需要人去讲述。”老兵李安甫与国旗的故事,只是倪宁所接触到的众多故事中的一个。

  10多年前,倪宁做纪录片时就关注老兵的话题,“(CCTV-7国防军事频道)台里《老兵,你好》栏目的名字就和我们之前做的一个纪录片的名字一样。”

  他们曾经找到了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其中一个老太太就生活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面,我们找到她的时候,她还非常惊讶,她觉得(这个身份)很自然。”

  谁能想到,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是“不务正业”造就的。1949年,杭州女校的一批学生被抽调去苏联学习俄语,沈元珍、李朝旭、凌仲圭、毛镇夷等四位姑娘就在其中。1950年,我国组建第一支空降兵部队。由于训练聘请苏联专家当顾问,姑娘们的语言优势派上了用场,她们成为伞兵翻译,也成为了第一批女跳伞员。

  四个老太太,四个年轻的姑娘,合照在叠化中转换,纪录片以一种影像蒙太奇的手法,实现了跨越50年的重逢。

  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跨越50年的重逢

  中国第一批女跳伞员跨越50年的重逢

  “追寻老兵的过程也是一次次与历史细节对话的过程。”倪宁想起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一位女团长王泉媛。

  王泉媛,江西太和人,1913年出生,幼年曾被卖与他人做童养媳。16岁时,她报名参加了红军,并且成为和邓颖超、曾志、蔡畅等人一起走过长征的女红军。长征路上,她与王首道将军结为夫妻,并担任了红军西路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然而,因为西路军失利,她与丈夫失散,在河西走廊被俘,被强掠为马匪的小妾。寻机出逃后,她一个人又沿着长征路走了三年回到家乡。

  “他哥哥见到她都认不出了,盘问了她家里的一些细节才确认。”倪宁见到王泉媛的时候,老人已经90多岁,她常常会将自己的经历和电影《祁连山的枪声》中的情节相混淆。“她的经历堪比电影,我们查阅了青海、甘肃等地的档案馆,一点点印证她的回忆和史实。”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倪宁做老兵有三个优先原则:以当事人为先,以有据可查的图文或物品资料为先,以史料文献为先。“个人经历要对照党史、军史,以宏观历史和个人经历相印证,与历史大事相契合。”

  张富清老人眼含热泪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摄)

  张富清老人眼含热泪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摄)

  “张富清老人参加过那么多场战役,战功赫赫,但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场永丰战役。”

  95岁的老兵张富清在解放战争中曾立特等功一次,立一等功三次,立二等功一次,两次获“战斗英雄”称号。1955年转业到湖北最艰苦的山区工作。64年来,他从未向别人提及此事,连家人也不知道,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直到去年年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被发现。

  “他的很多事迹是有影像支撑的。彭德怀曾三次给他授勋,一个普通战士和高级司令员发生交集,肯定是很重要的历史事件。我们便查阅了彭德怀的回忆录和老人的经历印证,发现在宝鸡、酒泉,解放兰州的时候,他们最可能相遇。”

  倪宁和同事们还循着奖章的线索,在新疆找到了当年和老人一个营团的战友,“也90多岁了,一个三连,一个六连,我们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让两位老人隔空见了个面。”

  今年7月27日,在习近平主席接见之后,95岁的张富清执意在离京返乡前去天安门看一看。“老人家血压飙升到170,医生都不建议他去,但对老人来说,他觉得可能再没机会来了。”

  老人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了花,更重要的是到毛主席纪念堂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老人那一条腿呀,他坐在轮椅上,大家不让他站起来,但老人不干。”

  今年十一,倪宁的《1949那一天》让人非常期待。“有个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老战士平生第一次穿皮鞋就在1949年开国大典上,他穿着一双翻毛皮鞋走过天安门广场,后来他是把皮鞋挂在脖子上,顺着铁路线走回江西老家的。”

  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倪宁在现场

  2009年国庆阅兵直播,倪宁在现场

  国旗、英雄、传奇……今天的我们该如何跨过时代的界河理解和感知这份深情?倪宁说,其实不远。

  “以前年轻,父亲说起他们那个年代的事总是不耐烦听,年长后,他一遍遍说,我就一遍遍听。”

  人越老,年轻时的事反而记得越清晰。倪宁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兵,今年86岁,常年奔波于武器试验现场,与火炮打了一辈子交道,说起话来声如洪钟,如今老人退休定居杭州。“耳朵已经完全听不见了,年轻时‘震耳欲聋’,老了却‘寂静无声’。”然而,每当电视上出现火炮的画面,老人家仍旧如数家珍。

  西沙中建岛,海马草种出巨幅国旗

  西沙中建岛,海马草种出巨幅国旗

  一直以来,中年人倪宁也有一个关于国旗的心愿——把他在祖国各地驻防采访时见到的“特殊国旗”带回来,汇聚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去年十一,他和他的同事做到了。

  南沙岛礁上的第一面国旗、海拔5341米没有界碑的国土上战士们画在石头上的国旗、用红色的海马草种出的巨幅国旗、北疆边防线上用红柳枝编织的国旗、开山岛上王继才夫妇守了32年的国旗……

  “从凌晨3点到早上9点多,从我们的东方第一哨,到我国最西边的斯姆哈纳,随着太阳的升起,我们国境之内的升旗仪式就没有中断过。”

  2000年开始,只要有可能,倪宁就从各个采访的边防、海疆带回那里的国旗,赠给国旗班,放到他们的荣誉室,“现在应该有二三十面了。”

  倪宁在海外随中国维和部队报道

  倪宁在海外随中国维和部队报道

  倪宁自己也是“听着军号声长大”的,部队里出生、军营里长大,1990年入伍,如今是大校军衔。他天南海北地跑,一年也不过回一趟家,但都不是在春节。每年春节,他不是在海上岛礁,就是在边防哨所,“陪我们的边防战士过节,让他们的家人通过央视的镜头看到他们。”

  上过辽宁舰,去过亚丁湾,吹过南沙岛礁的海风,也登过海拔最高的哨所……出于职业之便,倪宁见过很多老兵,听过很多故事,他也见过很多新兵,摸过他们年轻的脸庞和冻裂的双手。

  “现在站在我们国境线上守卫国家、守护我们的都是90后、00后。”

  在海拔最高的哨所,品尝“炊事班”手艺,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去年春节,倪宁一行人爬到海拔5000多米的哨所去拍摄。“战士们给我们端饭,手上都戴着白手套。”原本还开玩笑说这么艰苦的地方也挺讲究,可一问才知,“其实他们是怕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看到冻裂的双手会吃不下饭。”

  倪宁说,很多边防战士有时候不愿意面对镜头,担心爸爸妈妈看到了心疼。“那些都是我们年轻的孩子啊!”

  2019年8月30日,倪宁现场报道驻香港部队举行第22次轮换任务完成后的首次升旗仪式

  2019年8月30日,倪宁现场报道驻香港部队举行第22次轮换任务完成后的首次升旗仪式

  打电话给倪宁的时候,他人仍在香港做采访。

  “最近,香港轮换的那些战士,一问都是97、98年的,差不多是和香港回归祖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他们就在这里守护着我们的主权和领土。”在驻港部队,倪宁认识了一个小战士,1997年7月出生的,已经在驻港部队服役了两年,“他是一名护旗手。这两年,他每天都面对维多利亚湾升起五星红旗,不惧风雨。”

  “老兵亲吻国旗是那一个年代的情怀,但其实有很多年轻人也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继承着这份初心和责任。”

  南沙渚碧礁第一面国旗移交到新一代守礁官兵手中(《军事报道》截图)

  南沙渚碧礁第一面国旗移交到新一代守礁官兵手中(《军事报道》截图)

  倪宁见过一个小岛礁只有3名战士,但他们依然每天升起五星红旗;他见过一面经风雨侵蚀只剩一半的国旗,上面有8名守岛战士的签名,他们是1988年第一批南沙渚碧礁的驻防军人,而渚碧礁只有一间房子的大小;他见过很多边防战士接受采访时,最喜欢和国旗或者界碑一起合照,“他们想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同学看到,他们和祖国是在一起的。”

  不同的时代,却有一致的情怀。老兵眼中,国旗是血染的风采,而新时代军人眼中,国旗是自豪、自信和责任。

  “怎么看现在的年轻人?别局限在城市里。”

  其实,“躺枪”的城市里的年轻人也有话说。92年的王晨生在无锡,长在无锡,现在工作也在无锡。因为对军事感兴趣,在大二那年就关注到了老兵这个群体,萌发了去寻找他们的想法。“当时是在网上看到了老兵的视频,觉得非常感动,就想为他们做一些事情。”

  网生一代有着与倪宁们不同的“找到组织”的方式,王晨通过在微博和QQ群搜索,找到了南京某志愿者联盟的一位负责人“小姐姐”,“算是找到组织了,但是他们的活动主要是在南京,我在无锡。所以就问他们要了几位无锡老兵的地址,去亲自探望一下。”

  王晨第一次探望的老兵是程剑鸣爷爷,“当时我和另一位志愿者大概坐了半天的车,大巴转公交,才找到了住在宜兴湖父的老人。”老人生活简朴,却热爱书法,“墙上贴满了他自己写的字。”见到他们,老人很高兴,“让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写下来,说要给我们一人写一幅《满江红》。”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钱鑑民爷爷。“抗战胜利后,他在接收美军物资的时候被土匪伏击,眼睛被打瞎,下巴也被打漏了。吃饭要带着一块手帕,因为喝汤的时候常常会漏出来。但是老人真的非常乐观,每次我们去看望他,他都笑呵呵的,和我们侃侃而谈,高兴起来还会给我们唱《松花江上》。”

  王晨等志愿者组织小学生看望老兵金泽民

  王晨等志愿者组织小学生看望老兵金泽民

  新四军老兵金泽民也是王晨接触比较多的一位。“他15岁就去参军,他常和我们说抗战时候条件之艰苦,当时他们一个人只有三发子弹。”王晨在这位老兵身上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情感,“他一直说日本人来了以后家没有了,部队就是自己的家,党就是自己的亲人。”

  从大二到毕业,从学生到就业,7年多,王晨一直坚持到现在。“一般每隔几个月我们就会去无锡地区的老兵家里转转,和他们说说话。夏天会组织送清凉活动,过年过节会给他们准备一些粽子、月饼之类的礼物。”

  “我觉得他们身上有很多我们值得学的地方,而且他们的观念并不保守,有的还会玩微博。”2017年程剑鸣爷爷去世,2018年钱鑑民爷爷去世……时间是老兵最大的敌人,离别是岁月多情的留白,它们写满老兵的回忆和年轻人的追记,薪火以继。

编辑:黄佐春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刷屏中年的柔软不是泪点低,而是因为他看到更多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