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诉说情感 俄罗斯芭蕾舞团带来心理芭蕾

来源:今晚报  |  2019年09月04日 18:28
今晚报 | 2019年09月04日 18:28
原标题: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来津演出 “安娜”与“兄弟”带来心理芭蕾
正在加载

上图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上图 《安娜·卡列尼娜》剧照。

  今晚报报讯(记者高丽)托尔斯泰60多万字的《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78万字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两位俄罗斯伟大文学家的巅峰之作,如何用肢体语言在短短两小时内呈现出原著的宏大与深邃?又如何让观众产生心灵共鸣?明晚开始,享誉国际的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将携两部巨制莅临天津大剧院,让津门观众在“艾夫曼”的演绎中找寻答案。

  “心理芭蕾”打造大IP

  提到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就不得不提及舞团的缔造者鲍里斯·艾夫曼。他在作品编排上始终推崇“心理芭蕾”,这不仅仅来自肢体张力,也来自音乐力量。他的作品和大多新古典主义芭蕾一样,摒弃了过于华丽的舞台和空洞无力的情节,让舞蹈本身成为主角。另一方面,鲍里斯·艾夫曼从俄罗斯传统文化、文学中汲取养分,使得他大多数作品都成为“大IP”:或改编自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或讲述俄罗斯的历史名人,或描绘俄罗斯民族的生活及情感状态。同时,在芭蕾编舞上融入了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学内容,情感极为浓厚,使得作品与重在“竞技性”的新古典芭蕾有了极大的区别,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新古典主义芭蕾风格。

  “安娜”卷入情感海啸

  在明晚和6日率先亮相的《安娜·卡列尼娜》,其中充斥着双人舞与三人舞,每个跳跃和扭体都在述说着激情与背叛、离散与弃绝、欲望与厌恶。

  托尔斯泰这部代表作塑造出的文学形象“安娜”可谓家喻户晓,出色的心理描写是《安娜·卡列尼娜》艺术魅力的精华所在。“即便在当代文学中,我们也很难找到类似的激情、蜕变和千变万化的幻想,这也成为我依据原著进行编舞的要旨和本质。”艾夫曼认为,“心理芭蕾”不是在讲述过去,而是在诉说现在:“剧中的情感超越时空并与现实相呼应,即便是现代观众也能够被舞蹈唤起共鸣。”

  创作时,艾夫曼通常是由概念主导,再寻找与之相配的音乐,“这个过程类似于电影或戏剧创作。有了想法后,我会花许多时间听上千首作品,直到找到符合作品的音乐为止。”在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中,柴可夫斯基的作品是艾夫曼认为最能表达这部舞剧的,该剧全部使用了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精准地表现出安娜每一个阶段的心理变化。

  “兄弟”外化内心挣扎

  将于7日和8日晚上演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拓展出以肢体语言作为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方式,发展了“心理芭蕾”的艺术传统。

  问世至今已140周年的文学巨著《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老卡拉马佐夫与三个儿子间尖锐错综的矛盾,讲述了一场欲望、信仰、理性与自由意志间的道德角斗,阐释了复杂的社会、家庭、道德和人性的悲剧命题。基于这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名著,艾夫曼于1995年创作了舞剧,成为其早期闻名世界的作品。历经20年的艺术探索,此次来华巡演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加入了艾夫曼全新的创作手法与深度思考,“我有意不完全复制原有的故事情节,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人类灵魂与内心斗争的深层挖掘上。”

  贯穿整部芭蕾舞剧的音乐,同样展现了艾夫曼的艺术功力与才华。包括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幻想曲》、瓦格纳的《唐豪塞》、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等名作,从音乐性上丰满了该剧的艺术内涵。观众也可以在观剧的同时,感受到艾夫曼对“舞蹈+音乐”的这份用心。

编辑:王汝希 责任编辑:王敬东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肢体诉说情感 俄罗斯芭蕾舞团带来心理芭蕾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