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军:“铁腕”治隐患、“铁纪”守底线,做好群众“守夜人”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9-8-10 第1058期 A-A+

1

央视网消息:夜晚,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办公区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依然忙碌。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内多为化工石化企业,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着大量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加之化工工艺复杂,操作条件多为高温高压,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日益凸显。”姚建军说,在此背景下,“压力”二字从岁初到年尾无时无刻不伴其左右。

姚建军中等身材,十分健谈。2008年,姚建军被领导挑中,希望他能去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支援建设。“我想东营港这边建设刚刚起步,条件还比较艰苦,又需要人手,没人去不行。作为党员,只要工作需要,我就去,去了,就要把工作干好,不负嘱托。”这一来就是十多年。

姚建军总是觉得“在办公室能多待一分钟是一分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出现安全隐患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只有看着办公室窗外灯火璀璨的东营港,他的心里才踏实。

“我最怕接电话”,好多次被电视里的电话铃声惊醒

每次接到安全隐患的电话,姚建军就想第一时间知道险情的基本情况。现场危害性有多大?有多少人?怎么才能迅速调动力量组织救援?救援有没有难度?现有救援力量是否能满足现场需要?同时,脑子里会闪过这个事故是否会引起其他事故的发生。

“有的时候救援结束了,我在回想的时候才会觉得有点害怕。”虽有危险,安全隐患出现时,姚建军总会冲在最前头。

电话铃声让姚建军感到紧张,轰隆隆的爆炸声更让他恐慌。胜利油田地质勘探队曾为探明东营港区石油储备,在夜间来到东营港实施作业。虽然前期已得知勘探队近期要来港作业,但具体日期对方并没有告知。将近夜里1点,第一声炮响将刚刚入睡的姚建军惊出一身冷汗。他穿上衣服从宿舍跑出来,循着响声他判断出了爆炸方位,心里猜到可能是油田作业,但还是没底,干脆来到办公室透过窗户望着炮响方位。

每一次炮响他的心里都咯噔一下,手里的笔都会在纸上为“正”字加上一笔。一个通宵,天已大亮,炮声也停了,他数了数纸上的“正”字,48响。

参加海上救援,只有一只脚跨到岸上悬着的心才能放下来

1

姚建军回忆,在参加的几十次海上救援中,有三四次他与死神擦肩而过。前些年遇到这种危急情况,他连遗书都写好了。“我们写遗书也没什么豪言壮语,首先就是要和家里交代,咱不欠人家钱。然后就是要让家里人今后好好生活。”

“只要我们把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安全水平和全员素质提升了,我想这工作并不多么危险。”谈起安全工作的风险,姚建军这样说。作为山东省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标准化试点,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现有8支救援队伍,各类救援车辆62台,可同时承担两个重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

同事眼中的好领导 工作现场穿病号服

姚建军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舍小家顾大家,十多年如一日,多次不畏险情,迎难而上,坚决做好群众的“守夜人”。

在同事眼里,姚建军是个好领导。综合执法大队综合室的李俊英和姚建军相处了3年多,她说,之前单位有女职工生病,姚局长还特地嘱咐她去其家里慰问。但对自己,姚建军却有些苛刻。

将近八年时间里,他每周平均回家最多待上一天,甚至连看病时间都耽误不起。2015年,姚建军被诊断出患有严重肾结石,几次发病在工作岗位,在住院治疗期间打上止痛针偷偷返回工作岗位,至今身体内仍有大块结石没有来得及处理。李俊英说,有一次他从医院偷跑出来,到现场时还穿着病号服。

真正将安全二字放在心间

1

“加大执法力度,才能对非法违法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安全生产才有保障。”姚建军说,安全检查、严格执法固然重要,但引导企业树立主体责任意识更为关键。“只有企业自己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真正将安全二字放在心间,安全工作才会从根本得到保障。”

曾经,某化工企业分管安全的副总在隐患整改结束后,拿着整改报告来到姚建军办公室。“姚局长,你让我们改的我们都改完了,这是报告书。”“这隐患不是给我改的,这是你们企业的问题,你要意识到这一点!”

姚建军说,“我当时确实发火了,企业认识上的不到位和工作的被动消极让人很生气、很担忧。属地管理是前提、部门监管是关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是根本,这件事也说明我们工作不到位。”

为此,姚建军马上召集所有行业监管部门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开会,并抓住一切机会对部门、企业进行引导。

不忘初心,身先士卒冲在前

1

2008年以来,姚建军组织参与海上救援14次,冒着生命危险成功抢救遇险人员102人,完成“索特66”沉船打捞及航道清障工作。2019年1月12日,韩国籍液化气船“五号汽船”在东营港附近海域发生液化气泄漏,他先后3次冒着大雾、狂浪的极端海况带领抢险队伍、安全专家和韩方人员出海登船,向指挥部传回现场最新情况,会同专家组研究处置方案,协调有关单位调集应急救援物资,最终确保了泄漏船舶的成功处置,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015年,东营市进行机构改革,50多岁的姚建军有了调回市里的机会,但姚建军还是留了下来。谈起未来的打算,姚建军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到我退休的时候,港区能保持零安全事故。” (联合推出:央视网 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编辑:杨书杰)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