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翻过这座山就到了。”在层峦叠嶂的贵州遵义山区,从一座山头遥望另一座山头,这是很多村民真实的出行体验。 去年1月,来自遵义凤冈县13个乡镇的1505户6432名村民告别深山,集体“拎包入住”龙泉镇凤翔社区,成为2017年异地扶贫搬迁后的新市民。 比大伙更早打起背包出发的是90后姑娘游绍英,新上任的凤翔社区党总支书记。 游绍英在全国妇联“家国情怀故事汇”分享扶贫搬迁故事 “那时这里还是一片工地,没有路,整个社区没有通水电,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上厕所要步行10分钟到工地外的项目部,都不敢喝太多水。”2017年11月9号初到凤翔社区时的场景,游绍英历历在目。 贵州夏季气候清爽湿润,冬天却格外阴冷刺骨。游绍英和筹委会的同事就在社区临时搭建的办公室上班,白天陆续接待提前赶来看房的搬迁村民,晚上在工地巡逻监工。“办公用的都是工地配电箱里的电,经常会断电,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去接。” 从凤翔社区壁画墙上可见搬迁前旧貌 2018年1月20日到30日,凤翔社区1505户新居的钥匙被全部交至主人手中。社区下有吉祥、如意、平安、和谐4个小区,共39栋楼。“每户房子里面都配齐了家电和家具,厨明瓦亮,直接‘拎包入住’。”遵义市妇联主席辛俐向央视网记者描述。 钥匙还没捂热乎,烦恼就来了。大多数居民出入不会用门禁卡、不会开防盗门、不会开燃气灶……“以前炒菜做饭取暖可以烧柴烧煤,上厕所都是猪圈茅坑,搬到城里,水电煤气都要花钱,很多人觉得压力太大,逐渐开始抱怨。” 游绍英微信截图 为了带动大家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社区39栋楼都建立了独立微信群,每家每户的服务手册上都印了游绍英的电话号码,“多的时候一天要接300多个电话,凌晨两三点也有人打电话,有人生病要送医,或者有家庭闹矛盾去调解”。为了教会一位空巢老人操作吸油烟机,游绍英去了她家三次。 为了增加社区服务力量,引导居民进而早日实现自治,游绍英借鉴贵阳观山湖社区等先进管理经验,带领凤翔社区用了两个月组建了巾帼自愿者队伍、青年志愿者队伍、党员自愿者队伍、“夕阳红”自愿者队伍等4支涵盖社区的老中青志愿服务队。 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居民终于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 游绍英教住户使用电器(受访者供图) 挪出深山谋发展,“金凤”发力促稳定。居住条件改善了,就业增收迫任务在眉睫。 在遵义市妇联的积极帮助下,社区组建凤翔就业创业园,引进8家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入驻,吸纳了社区300多名居民就业。“我们社区有近三分之一的务工人员是在外省打工,有一定数量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女性在就业同时要照顾家庭。”而这些引进的小微生产企业通常按件计酬,工作时间灵活自由。今年春天,社区新建了“金凤”采茶队,组织103位55岁以上留守妇女采茶,3个月时间共增收30万元。 游绍英介绍,2018年社区有78户未脱贫,到2019年已经全部脱贫。 聋哑女孩王小菊在手套厂上班,每月增收两千元 凤翔社区的居民生活翻了天,社区“大管家”的身份也推着这个90后姑娘迅速成长,“最大的变化是脾气小了,变得沉稳不少,不再气急败坏,遇事也不会慌”。 一年半时间,社区里的一件件小事化作感动和信任,让游绍英觉得手中的1505把“钥匙”分量越掂越重。 一天夜里,接到电话反映,独居老人吴安平的家中传来呻吟声,却敲不开门。游绍英睡衣都没来得及换下,叫来开锁师傅破门而入,发现老人正蜷在床上发抖,脸色惨白。“我立刻打了120,但她说‘我不去医院,死也要死在家里’,我就请人把她从5楼背上救护车……后来老人康复了,经常会在我深夜加班的时候来办公室陪我。” 片区的微治理调度中心可实现对独居老人出入情况预警 为了阻断代际贫困,凤翔社区协调优质教育资源,把搬迁的适龄学生全部安置在就近的小学、幼儿园入学。同时牵头组建“四点半课堂”和“爱心托管班”,最开始的那大半年,她和社区的青年干部都要亲自上课。“确实有些筋疲力尽,但可以缓解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看护教育困难,觉得特别值得。”后来,越来越多的群团部门和志愿者参与其中。 “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小孩,以前经常和同学吵架还偷东西,经过我们心理疏导,让她参加四点半课堂的学习,参加免费的舞蹈班学习,参加集体活动,差不多一年时间学习成绩进步很大。” 社区“四点半课堂”游绍英和孩子一起读书 游绍英告诉央视网记者,她们下一步目标是更好地服务社区青少年,同时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 巍巍凤凰山,潺潺龙泉水。游绍英的家也是在山区,一片让无数孩子憧憬走出去,又眷恋着留下来的苍翠热土。 她还记得小时候那条上学路,心情愉快的时候按捺不住,“路的一边有温暖的家,另一边是等着我的小伙伴和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能这就是一个孩子的奔头吧。”游绍英说,给居民这种幸福感和奔头,就是她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