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18年9月,大桥通车前,杨秀礼带着一家三口走上港珠澳大桥,他激动地拍打着儿子的肩膀,告诉他:“看,这就是爸爸的工作,这就是爸爸造的桥!”
“哇,真壮观!爸,我以后也要建一座桥,比你这座还要大,还要长!”
三言两语,没了隔阂。
那一刻,让杨秀礼觉得,这些年,值得!
从2008年参与投标,到2012年所有核心装备研发和采购的落实,杨秀礼担负着岛隧项目所有核心装备的研究和采购任务,他主持研发新造和改造的15项关键装备,几乎覆盖了岛隧项目所有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工序。
第一场“漂亮仗”
“研究装备一定要先研究工艺。”这是杨秀礼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但是港珠澳大桥的到来,让这句口头禅执行得无比艰难。
杨秀礼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设备能够整平50米海面下的沉管基础。当时整个团队手里有的只有一本薄薄的《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书中只谈到浅埋隧道,关于设备的介绍半个字都没有,工艺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究竟需要什么设备?听说韩国有一艘船整平过类似巨型沉管的基床,技术团队立刻飞往韩国,对方却只让他们乘着交通船在距离设备数百米远的地方绕行一圈。海湾一游,远在北京的杨秀礼等来的,却是一艘整平船的远景照片。
究竟使用什么方案?一张石油钻井平台的照片让他顿悟,伶仃洋的海况比韩国巨济岛的海况更加恶劣,隧道基床的宽度和面积比釜山更大,碎石垄的铺设精度要求更高,也许他们需要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个具有3D打印功能,能灵活抬升移动的整平平台。工艺确定了,形成设计任务书,他当晚就把任务书交给了海底隧道总指挥林鸣。
“津平1”整平船的问世,是杨秀礼在港珠澳大桥打的第一场漂亮仗,4厘米的碎石整平精度创造了施工的极限记录,更打破了外国对中国大型沉管设备的严厉封锁。
谈判中的“厮杀”
算好账,对于港珠澳大桥的启动至关重要。
港珠澳大桥的沉管需要满足120年的寿命,只有荷兰特瑞堡一家单位能够接单。没有竞争,对于任何一次招标工作都是毁灭性。
第一次报价荷兰公司开口8000万元,但当他们到现场实地考察伶仃洋的现场情况后,第二次、第三次报价从8500万元,一路狂奔到了9000万元。
不敢拒绝,还不能让对方要价太高,杨秀礼只能在谈判手段上下功夫。他将几次投标的方案都收集起来,对比其中每一项参数、配置以及市场报价变化,同时搜集各类材料,历年的市场报价,寻找价格下调的每一条论点论据。
谈判桌上,杨秀礼据理力争:“贵公司屡次提升原材料价格,我们查了国际上历年橡胶期货的价格,与你们提供的报价并不符合!”就这样一步一步,寸步不让,每天酒店谈判到深夜,转钟休息几个小时后又继续鏖战,有时候分歧太大,大家干脆在位置上玩起了手机,谁也不愿意开口。
最后一次谈判,当杨秀礼仍旧给出7000万元的报价时,荷兰商务代表拍了桌子起身就走,整个会场氛围降至冰点,这次谈判破裂,意味着前面所有的付出都将毁于一旦。
杨秀礼握紧了手中的水杯,他知道,为了拿下港珠澳大桥这样的巅峰业绩,对方还会回来。他深知,让外国企业在报价时非常严谨,能在合同中让步5个点以上,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港珠澳大桥对他们是一块美味的“肥肉”,他们不可能放手。
“按你们的价格!”几分钟之后,大门打开,荷兰公司的商务代表果然回来了。合同价最终被锁定在了7000万元,比对方考察后的报价整整低了近20%。荷兰籍商务经理签完合同后向杨秀礼竖起大拇指:“你们可能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可怕的谈判对手!”
4年,1460个日夜,杨秀礼在港珠澳大桥前期研究和最关键的施工阶段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在大桥最艰难的时候进入,在施工最平稳的时候退出,跨越艰难,克服险阻,最后却甘愿隐姓埋名。
“港珠澳大桥是人类建筑史上巅峰技术的结晶,能参与建设,我这一生没有遗憾。”杨秀礼这样评价自己在港珠澳大桥的四年。(素材来源:中交二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