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经济军事生活教育图片评论

精神医学专家范佩贞教授解码抑郁症:运动是缓解抑郁的“良方”

新闻频道 来源:央视网 2019年04月03日 15:2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是世界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相关数据显示,自杀人口中超过60%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年轻人患病比例也在逐年升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缓解抑郁情绪呢?近日,央视网记者采访到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的精神医学专家范佩贞教授,请她给我们解读抑郁症的相关知识。

  央视网记者:范教授您好,您作为精神医学领域的专家,您是如何看待抑郁症的?相关数据显示年轻人患病比例逐年升高,您作为精神医学教授在治疗方面有没有好的方法或案例

  范佩贞教授:抑郁症不管在哪一个人口里面,其实它都有相当的比例。一般来说是差不多8%到15%,如果折换成人口总数的话你可以想象得到14亿乘以8%到15%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所以抑郁症不能够忽视它。尤其在自杀的人口里面,有许多都是之前有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一般来说,我们很多人有的时候会把抑郁的情绪和临床诊断为抑郁症的情况不见得能够区分。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大概很少有例外都曾经会有抑郁的情绪,但是要达到所谓临床诊断的抑郁症,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临床诊断的抑郁症除了要符合很多症状上确诊以外,还包括减损工作功能,社交功能以及个人的功能等。但在人口里面还是有相当高的比例会有真正的所谓临床诊断的抑郁症。所以看得见的是这个是我们人类面临的一个状况,等于说抑郁症就是存在于人类里面的一个痛苦

  关于自杀人口,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是以为是年轻人或是中年人比较多,其实自杀人口在绝大部分的人口群里面老年人占比最高,但是一般来说媒体不会大量的报道老年人。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老年人自杀有较多动机因素,比如久病,或者是所谓的利他性自杀,觉得可能可以减轻家人的负担。此外,很多老年人的自杀,不见得会在疾病的诊断上面或死因写上自杀,一般家属希望说,还是尽可能写器官衰竭或者其他的疾病。所以媒体大部分比较关注的是中年人或青少年的自杀,因为感觉非常的可惜。其实全世界的人口里面,青少年自杀的比例比较高的区域是在我们亚洲,所以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议题。

  央视网记者:亚洲青少年自杀率较高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是不是因为青少年学习功课压力会比较大?

  范佩贞教授:这是有可能的,应该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自杀包括很多因素,不是只有社会或心理因素,也包括生物因素。例如,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人口,应该是以老年人自杀比率是比较高的,中年人也没有老年人高,可是有一个特殊的族群,就是所谓原住民族群,原住民的族群里面他的中年男子的自杀率是异常的高。

  我们常常都会认为可能是因为原住民中年男子社会的适应性或者是工作能力,可是大家不要忽略了,这其实也有一个生物的因素,就是喝酒。我们中国的古诗人李白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观察到这个现象,而他把这个生物现象用优美的文字诗词表达出来: 借酒消愁愁更愁。就是酒精它可能一开始的时候会减缓某种抑郁的情绪,可实际上之后反而会让人更抑郁。由于原住民比如说美国的印第安人、新西兰的毛利人、或蒙古人等都有饮酒的习惯,所以在这种的族群里面的中年男子,因为他饮酒的问题比较严重,自杀率也会比较高。

  央视网记者:我想了解的是,比如说青少年他们抑郁了之后,家人或者学校是否能知道这个孩子患有抑郁而把这个症状当精神病来看待。

  范佩贞教授:这个能够达到所谓临床诊断的精神疾病,还不是多数。虽然可能很多青少年他会觉得有抑郁的情绪等问题。达到情况严重不是很多,但每一个学校团体里面多少都还是会有,他们确实是需要特别的关注,因为严重的会有自残甚至自杀的倾向。

  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实除了课业以外,还有生物的因素,包括荷尔蒙等。因为在青春期,正在发育成长的阶段,荷尔蒙还有身体结构各种的组织会剧烈的不稳振荡,的确是有可能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而人际关系,例如对爱情的追求,如果遭受到挫折或打击,加上生理和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情绪感受的影响就会加大。

  在心理方面,很多学者会归咎于所谓家庭关系,尤其是跟母亲的关系。如果从小没有跟母亲有非常强而有力的连接 (attachment)的话,在之后成长过程中遭受到打击的时候,就比较脆弱包括较易产生抑郁症或至会自杀。因为自杀之前一个最主要的心理状态是认为没有希望 (hopeless)。而发展到认知扭曲认定是无望的心理,有很多学者都归因于从小没有得到足够成人支持的经历。例如有些人赞成小孩子哭闹一定要抱起来,这个的原理就是说当小孩哭闹就代表他有某种需求,当需求有人去反应他的时候,他就会理解到这个世界是有人会帮助我的。可如果你不去管他,或者是从小没有很好的照护的母亲或代母 (比如说祖母),他就会逐渐发展出一个心理认定外界没有支持,也就是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状态,比较悲观。

  央视网记者:那小孩儿什么年龄段要培养这种亲子关系?

  范佩贞教授:其实从一开始就要。我们研究,从四个月八个月都可以看跟母亲的关系,其实就是奠定小孩之后的安全感以及社交关系的基础。

  央视网记者:因为可能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面挫折教育是对孩子的一个培养,然后您的这种观念是说要我们还是要多给孩子鼓励

  范佩贞教授:是的,这也不完全是我个人的观念。过去很多所谓发展心理学家,他们各有自己微观上面的不同见解与学理,但是他们共同点还是认为从小跟父母亲和家庭的关系是奠定一个人之后有没有安全感以及社交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所以有一部分抑郁症或者是其他精神疾病患者,的确是在幼年时期受到忽视,甚至受到虐待的状况,都易造成之后的各种人际关系的不完美,更增加了社交上面与人生的各种挑战。

  央视网记者:然后您说到青少年这块的问题,现在有没有一些解决的办法,是否是通过药物,还是通过人为的强制治疗还是其他方式?

  范佩贞教授:当然严重的话,必须要看精神科医生,接受精神科医生的建议,的确很严重的情况之下,是可能没有办法只好服药。但是如果说对于轻中度的,其实第一个药方是运动。运动在各种的生理机制上面都可以提升正面情绪,尤其是长期的运动。比方说像有些国家青少年喜欢用一些药物,摇头丸或者是大麻,大麻最近在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变成合法,但是大麻以及所谓的很多夜店里面的摇头丸的成分,它是没有办法有替代的,所以很难戒掉。可是年轻人很多时候常常使用尤其在夜店里面会互相的分享,所以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可是其实例如摇头丸所产生的那种嗨的效果,长期的运动,尤其是6个月以上的有氧运动比较激烈一点的,都可以让我们自己就产生类似的这种物质。也就是说不管是年轻人、中年人或是老年人,运动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药方、良方。

  其次,社交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年轻人在学校里面,友情扮演一个很重要的人生成长过程的角色。但随着时间的演进,如果我们谈论到中老年人的话,其实也是要主动积极的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如前所述,老年人自杀的比例是相对的比其他年龄高的,但是其实是可以不需要那样子,也可以有各种预防。我们之前研究农村城市,的确是因为这个农村城市化之后,或者说农村现在因为有很多年轻人必须要到城市里面去工作,所以留下很多独居老人,这的确是对于乡村的老人造成一个很大的挑战。

  尤其在我们中国的传统理念一般来说都是认为老年人要享天伦之乐,有儿女在旁边,但是现在社会结构改变,变成老年人很多时候必须要独居,是真的非常的孤独,我们现在农村独居的老年人口非常高,再看老年人的自杀率,这些真的是需要我们要特别的注意。

  (记者/唐诗颖 马雨 刘亮 文/张恪忞 视频/康彦龙)

新闻首页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