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鹤:倾心60载 让千年壁画重获新生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9-1-18 第923期 A-A+

1

工作中的李云鹤

央视网消息:在敦煌莫高窟,有一位年逾八旬、满头华发的老人,常常穿着深蓝色的工作服,拿着手电筒,背着磨得发亮的工具箱,穿行于各个洞窟之间,专注地修复着壁画和塑像。

这位老人名叫李云鹤,在他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60年间,参与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塑像500余身,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被誉为我国“文物修复界泰斗”。

“偶遇”敦煌

1956年,24岁的李云鹤高中毕业后,便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西北建设。他本来的目的地是新疆,因为想顺道看望在敦煌研究院工作的舅舅,就在敦煌停了一下,这一停便是60多年。

“从劳动态度上看你挺踏实的,由你保护这些壁画和塑像怎么样?”转正第二天,求人心切的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常书鸿先生把李云鹤叫到办公室说,这个任务你肯定没做过,咱们国家的人也没有做过,就看你愿不愿意学?你可以试着先清理洞窟脱落的壁画,把那些东倒西歪的塑像先固定住,不要让它们毁掉,然后再考虑怎么治病的问题。

在常书鸿的鼓励下,李云鹤决心一试。

壁画上的颜料是不是现在使用的?壁画为什么会起甲?材料里的胶老化了如何替换?为了弄清楚所有疑问,李云鹤跑去美术院求教如何调色,壁画用什么胶,并找来毛笔尝试修复起甲壁画的缝隙。发现效果不好后,他又坐着马车赶往20余公里外的敦煌城区医院找来几个滴管,比毛笔好使,但仍不理想。

1957年,中国官方邀请了一位捷克专家来敦煌为莫高窟做保护。“他在洞窟里工作时,对我们说的东西明显有所保留,但工作流程我是能记住的,因此受益匪浅。”

调试,失败,创新……在不断的摸索中,李云鹤走出了一条自己的修复路子。

1

李云鹤在修复壁画

修旧如旧

1962年的一天,李云鹤记忆犹新。当他第一次打开161号洞窟的大门时,风一吹,墙上的壁画碎屑像雪花一样洋洋洒洒地落下来。“不修复,这些壁画就都落完了。”李云鹤痛心不已。

随后,他“面壁”两年,对其完成了修复,这成为敦煌研究院首个自主修复的洞窟,也被称为“敦煌研究院壁画修复保护的起点”。

“161窟壁画修复,是一点一点‘绣’出来的。用了700多天,平均每天修复壁画不到0.09平方米。尽管进展缓慢,但却是日后莫高窟保护技术日趋成熟的根基。”

壁画修复最关键的是要“修旧如旧”,李云鹤对此深以为然。“画得再好也是新的,不是文物,没有价值了。”李云鹤说,修复壁画的工作必须按照国家文物修复原则,不能随意改变文物本身的面貌。

最小号的医用注射器、包裹绸布的棉球、专用的回贴木刀、洗耳球、除尘器……文物修复是最考验技术和耐心的工作之一,稍有不慎,一块凝结千年前祖先心血的文物就将彻底损毁。

1994年至1995年,李云鹤主持青海塔尔寺弥勒殿壁画保护和大殿建筑修复。他采取壁画整体剥取、原位固定、砌好墙体后再平贴回去的高难度修复技法。完工后,寺院住持走进大殿时疑惑地说:“壁画没有修嘛……”李云鹤开心地笑了。 “我太喜欢您这句话了,这是对我们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最高褒奖。” 

1

李云鹤在修复佛像

满怀深情

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国内原位整体揭取复原大面积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面对所获的诸多殊荣,当年意气风发的毛头小子已成为走路蹒跚的耄耋老人,但他看不够的,依然是“守望”了一生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有时,遇到不痛快的事儿,李云鹤就会到洞窟里静坐下来,仿佛这个塑像在微笑,那个菩萨也是微笑的。“修复技术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对文物充满感情。”李云鹤常常告诫学生,“不能把这些瑰宝当做死物”。

“如果文物会说话,肯定要上法院去起诉你。”辗转在各个文物修复现场,时有对文物原貌“不尊重”的现象让李云鹤痛心疾首。他说,现在修复技术越高,就越要追求既能把它修好还不伤害文物。

“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如今,已经84岁高龄的李云鹤仍然坚持亲临一线,一边自己动手修复,一边指导年轻人工作。他对文物修复极端负责的态度和对年轻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每一个参与修复人员都心生敬畏、充满感激。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