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隐姓埋名28年 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9-1-17 第922期 A-A+

央视网消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于敏,于2019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于敏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据公开资料显示,于敏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去世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在于敏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他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

1

于敏

于敏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并取得了我国氢弹试验的成功,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在201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于敏等100名同志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1951年,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氢弹既有工程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问题。是三者都有的一种尖端技术,所以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毫不犹豫地选择服从分配。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他转行从零开始研制氢弹。从那时起,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科研生涯。

1

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摄 来源:新华社)

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他废寝忘食。一年后,于敏根据上级指示调入核武器研究院,带领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利用那里的计算机,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他带领大家选择出了三个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模型进行验证。

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讲起一段往事:有一天,于敏说一个物理量不对。大家去检查,逻辑上、指令上都没有错误,就是查不出原因。最后发现一个晶体管坏了,换好之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这也成为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被载入史册。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于敏说,他没有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当天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出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我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

20世纪90年代初于敏与夫人孙玉芹(资料图)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谦逊。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在于敏的床头,能看到他摆放整齐的各类专业书籍和他最爱看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由于保密的原因,这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著述多未公开发表,连他的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不过他的杰出贡献仍有蛛丝马迹可循,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中提到,“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他们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也得过大奖”。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于敏说。(综合:光明日报、新华网媒体报道)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