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清晨刚过,12月的北京正刮着瑟瑟的冷风。在朝阳区一处不算繁华的巷口,不时看见有两三个大人带一个小孩匆忙赶来。冷风绕过楼宇猛地吹过来,来客不禁打个哆嗦,小跑着钻进一栋高高的写字楼内。
这里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第五门诊部。许多80、90后年轻父母通过网络科普熟悉的儿科牙医朱涛,就在这里工作。与平时小区内“一老一少”带娃遛弯的情境不同,凡是来看儿科牙医的,大多是在工作日也要亲自请假的孩子父母。
“来了,小朋友!”在约5米见方的诊室里,朱涛招呼第一位看诊的小患者。
相比于开场画面的其乐融融,女孩很快打破了诊室的平静。她大叫着“我不”,牢牢抓住门把手跺着脚,豆大的眼泪“啪嗒啪嗒”地掉下来……经过近二十分钟的僵持后,女孩放弃对抗,含着泪、张开嘴…… “来,叔叔给你的牙齿吹吹风,看看里面有没有钢铁侠……”
朱涛的故事开头,真正的治疗也刚刚开始。
牙医是一门手艺活,儿科牙医还是个考验耐心活。从小对医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朱涛,在大学期间选择了口腔医学专业。2011年,朱涛在获得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硕士学位后成为一名儿童牙科医生。
朱涛的患者全部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大多数低龄孩子对牙齿治疗都有本能的抵触与畏惧,如何安抚孩子不仅考验着家长,更考验着医生。”朱涛说。
在儿科工作7年,朱涛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摸索出一套安抚的好办法。“将清洁比喻成给牙齿洗洗澡,将治疗比喻成在牙上捉虫虫,将补牙涂料比喻成奶油、蓝莓酱……或者找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在治疗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朱涛说,“舒缓排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是每个医生的必修课。”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娃娃看病往往拖家带口而来。”朱涛说,“在家长面前更得高度集中,丝毫不能出错。”朱涛一边有条不紊地治疗,一边给家长讲解孩子情况。
“宝宝从长出第一颗牙齿开始,就要好好刷牙。”这是朱涛对每位看诊的家长都说过的一句话。他介绍,蛀牙是小患者们最普遍的问题。“宝宝坏牙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是一到两岁,奶瓶龋高发,多见于夜奶频繁,断奶瓶晚的宝宝,发病位置是前牙多见;第二个高峰期是四岁左右,这个时候爱吃甜食和零食的宝宝容易坏后磨牙。”
平均每位孩子的治疗时间都要半个小时左右。在此期间,朱涛始终保持着身体端坐微微前倾,脖子倾斜向下的治疗姿势,只有在两个孩子的治疗中间才得以活动放松片刻。“平常一天要治疗8至10位患者,到了周末可能要多2倍。”朱涛说。
朱涛在诊室里准备了满满一盒子小贴画。每次治疗结束后,他鼓励孩子选一个作为勇敢治疗的奖励。
“这些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很会察言观色,在家里甚至能通过各种情绪表达控制父母。”朱涛笑着说,“看牙对自己有好处,道理他们都懂。所以关键是能和孩子有效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
“有了蛀牙再看牙医。”“小孩有蛀牙不用治,还会换牙的。”尽管口腔知识不断被普及,怀有这种错误认知的家长仍不在少数。在经历了大量让人追悔莫及的治理案例后,朱涛2013年开始在网络上进行儿童科普,宣传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和方法。
在治疗、复诊的阶段中,朱涛慢慢与不少孩子、家长彼此熟悉。慕名而来的外地家长也越来越多,朱涛很感激这份信任。
据统计,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儿科牙医只有约2000名,还存在巨大的缺口。“最初也想过转行,但做了科普以后逐渐打消了这个念头。”朱涛说。
让孩子少坏一颗牙,家长少往医院跑一趟路,通过他的有效建议及时控制住宝宝的蛀牙发展……这些来自每个家庭的小案例,都让朱涛收获了十足的职业成就感。
“牙医是一件辛苦忙碌且胆大细致的手艺活。”朱涛说,“只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提高医术,能为每一位患者解决痛苦。”工作7年来,经过他治疗并恢复健康的儿童患者超过15000位。
在医生身份的同时,朱涛还是一个2岁孩子的父亲,他自豪地介绍:“我家宝宝当然零蛀牙”。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他习惯刷牙洗漱后再回家,以便干干净净迎接冲过来给他开门的小宝贝。
朱涛说,做父亲后,他更能理解这份工作重要价值,“如果有一天来看诊的孩子,牙齿矫正的多于治疗龋齿的,那就太好了!那将是我们全中国儿科牙医工作取得的大进步了。”(摄影报道/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