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成功跨越驻村扶贫道路上的“四道关”——记安徽宿松县陈汉乡白鹤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社会新闻来源:中国网 2018年12月20日 20: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2017年4月底,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与宿松县陈汉乡白鹤村结对帮扶,并选派三名同志驻村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一年多来,白鹤村驻村工作队迅速适应基层工作,以“带着干、帮着干、一起干”的工作方式,成功跨越驻村扶贫道路上的“四道关”,带领村两委抓党建、优民风、谋发展、促脱贫,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干群关系最复杂:初来乍到咋适应

  白鹤村历来是陈汉乡干群关系最复杂的村,在全县乃至全市都能排上号。这里老百姓民风彪悍,大事小事都喜欢到村委会去闹,有的老百姓还动手打人,还有村民经常私自锁村里大门,每年信访量居高不下。这些对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一直在省城工作的白鹤驻村扶贫的三位领导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刚到村里的前两个月,每天很多群众排队来访,我们工作队一般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接访老百姓,只有晚上才能抽时间开展其它工作。”扶贫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孙明介绍说,“不过下村之前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端正了心态,不管环境再艰苦再复杂我们都要带领大家如期脱贫。”孙明又补充道。

  他们平时耐心的接访着每一位群众,并保持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群众有问题可以随时找他们咨询,他们耐心疏导,宣讲政策,慢慢扭转干群对立的思想。在孙明书记的带领下,他们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走访老村干、党员、群众代表,足迹踏遍了28个村民组的每一个角落。白天接访和走访入户,晚上查阅整理贫困户资料,迅速了解当地民风民情,掌握第一手资料,适应村里的生活。在他们驻村一年多以来,白鹤村民找上级信访的群众明显减少,干群关系得到有效缓解,村里日常工作进展顺利很多。

  软弱涣散党组织:基层党建咋加强

  在扶贫工作队驻村之前,白鹤村一年内换了三个书记,班子不团结,村干不思进取,矛盾重重,整个村急需一名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改善涣散软弱状况。工作队充分发挥抓党建促脱贫引领作用,一方面严格规范和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党员活动,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赴宿松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赴许岭乡、胡志高村、李山村等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树立党员责任心和使命感。驻村工作队清楚地意识到,抓好村级班子自身建设,是治理白鹤村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支部会还是村两委会议上,他们都一再强调团结意识,要求班子成员在会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通过与村民的倾心交谈,驻村的三位领导从中深入了解白鹤村的真实现状,分析干群之间矛盾尖锐的原因。了解到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财务管理”和“村务公开”问题,他们坚持推行村务公开,及时更新村务公开栏,村里大小事情一律张榜公布。对热点难点问题不回避不拖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将村里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中,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保持了班子的廉洁和公正。

  工作队还通过组织建立党员交流微信群,在群内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和村务动态,让外出务工党员也能及时了解本村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一系列活动,树立了白鹤村党员干部治村信心,彻底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让白鹤村党支部在扶贫战线上真正发挥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扶贫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咋入手

  通过深入调研,结合该村集山区、老区和库区为一体,地少人多,集体经济缺乏,组织力量不强,干群关系有待改善等情况,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讨论研究,立足本地村情民情,明确了“以文化引领优民风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促脱贫为保障”的总体发展思路,在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得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为脱贫攻坚工作指明方向。

  精准扶贫基本工作思路明确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贫困户精准进入、精准退出以及各项扶贫政策精准落实上。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精准识别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并帮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长效脱贫路子,工作队的三位领导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进一步规范五保低保评定,坚持民主评议,由村民代表投票产生评定结果,杜绝“人情保”、“关系保”。二是清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把握“动态调整”机会,严把标准关、红线关、程序关和宣传关,对部分对象进行了重新识别和调整,驻村当年共清理58户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为精准脱贫夯实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因户施策落实到户措施,他们深入基层,充分了解贫困户家庭详细情况,具体致贫原因,掌握贫困户发展意愿,通过沟通、引导帮助贫困户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脱贫。四是广泛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贫困户捐赠过冬棉衣、为残疾贫困户募捐爱心床、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联系社会企业捐赠支持开展扶贫工作,发放慰问金约2.5万元,支持扶贫资金51.5万元。五是用群众认可度检验扶贫工作成效,驻村工作队把群众认可度作为检验脱贫攻坚帮扶成效的“试金石”,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聚焦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切实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耐心听民声,细心察民情,诚心解民忧。

  村民习惯等靠要:内生动力咋激发

  白鹤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库区移民村,这里部分老百姓不以贫困为耻反以贫困为荣,都争着抢着要当贫困户。一些贫困户伸手就向政府要,缺吃的、缺穿的都等着政府救济,拿着补助款去买烟买酒和赌博。工作队认识到,扶贫必须从人心抓起,扶正气、树信心才能真正脱贫。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一是借力文化浸润,从根子上治贫。不断增加公益性文化投入力度,切实完善农民文化乐园、文化戏台、村“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建设。该村老党员吴吾梅想带领大家锻炼身体,但缺乏场地和器材,工作队积极联系企业赞助,修缮广场、购买音响和服装,帮助她成立了白鹤村首支村花棍队。工作队还积极帮助村小学筹建信息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教室、举办“庆六一 家乡美”主题征文与绘画比赛,组织优秀小学生赴合肥开展假期研学,举办首届诗歌创作朗诵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团结了妇女背后的家庭、学生背后的父母和村里的文人,逐步凝聚起白鹤村的人心,优化白鹤村民风民情。

  二是组织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先后3次邀请种养殖方面的专家进村为贫困户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为贫困户的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创造机会,2018年共举办用工对接会3次,促成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100余人;通过人脉介绍外出用工90余人;全村护林员、清洁工等岗位全部聘用贫困户,解决了8人就业;产业、项目等优先使用贫困户600多人,帮助创业5人。

  三是发展生态养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大户+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工作队考虑到该村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养殖土鸡,老百姓平时空闲时间又比较多,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贫工作队决定引进“生态鸡养殖”特色扶贫项目,2017年和2018年争取单位支持和东软集团赞助资金共11万元,购买鸡苗8万多只,免费向村民发放,鼓励群众利用自家小院散养,把空闲时间合理利用起来。现在走进白鹤村会发现这里家家养土鸡、处处闻鸡鸣。

  写在文章的最后:

  在全国有近几十万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他们身处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奋战在脱贫一线。这样一支队伍很多都是自愿下基层锻炼,克服重重困难和不便,把真扶贫、扶真贫和真脱贫作为驻村工作的最高职责。扶贫工作队下派到人生地不熟、条件艰苦的贫困村,大部分都要经过上述“四道关”的锤炼。正是有一支支作风优良、帮扶扎实、群众满意的驻村工作队辛勤付出,我国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地区人口稳定脱贫,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邓成卫)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