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铮:奔跑在困难前的八零后空管“卫士”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8-12-7 第895期 A-A+

央视网消息:皮肤黝黑,喜欢戴黑框眼镜,笑起来有些腼腆拘谨。

在不太熟悉的人眼里,他是一个"奇葩"八零后,似乎修东西是他最钟情的娱乐活动。

在熟悉的人眼中,他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大男孩,喜欢给各类电子产品"看病",新来的小孩儿都亲切地喊他"铮哥"。

他就是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的导航人王长铮。

"当时没想过为了什么而学,只知道要考出去"

王长铮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他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慈爱的妈妈,严苛的爸爸,一个幸福平凡的小家庭。

农村的成长环境磨练了他良好的意志品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劳作让他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他说,"农村的升学率很低,当时没想过为什么而学,只知道要考出去,一定要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和期盼。"

2006年,王长铮以村里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取了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许是出于对高中刻苦学习的反弹,在大一的时候,他对学习开始放纵,计算机基础的期末考试差点亮起红灯。在之后的三年大学生涯,王长铮没有再给自己松懈的机会,每年都以优异的成绩斩获奖学金。也许是在学习中找到了兴趣,直到现在,王长铮还经常翻阅大学的电路、模电、数电、通信原理、工程数学等教材,温故而知新,学以致用。

2010年,王长铮进入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工作,成为了一名导航人。他对于设备维修和检查具有特殊的感情,能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在工作中又不断迎接挑战,享受乐趣。

由于王长铮属于非民航专业院校毕业,入职后的工作对于他而言十分吃力,他从未退缩过,总是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前辈的帮助,逐渐追赶上来。现在的这份工作于他而言,做起来愈发得心应手。

一封来自海拔4600米的感谢信

2014年8月18日,天津空管分局收到一封来自青海玉树机场的感谢信。信中感谢他们及时选派技术骨干赴玉树机场义务支援排查设备故障,并对王长铮精湛的业务技能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来在一个月前,天津空管分局技术保障部收到青海玉树机场公司寄来的邀请函,希望分局选派技术骨干赴玉树机场协助检测、排查、维修东信标台站设备故障。经过对故障情况的初步分析,分局决定选派骨干王长铮赴玉树执行本次故障排除任务。

玉树机场东信标台站海拔4600米,王长铮刚到达就出现了头晕头疼、流鼻血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真的不是我想象得那么简单,落地以后就只能抱着氧气瓶子行动了,还好身体越来越适应了,不然可能就会耽误进度了。"简单休息后,他立即赶往现场,与当地技术人员连夜加班,很快就修复了监控线路故障,更换了设备老旧的转接头、分配器和防雷器等零件。虽然东信标台站设备的故障问题已经排查,但由于缺乏备件,无法立即修复。他又连夜加班,结合当时的工作情况为玉树机场编写了一份详细的维修测试报告,还热心地协助机场方面联系相关厂家和安装公司。"这个小伙儿哑咕嘟!(藏语,太棒了的意思)我们都很喜欢他!"临别前和他相处过的玉树机场的工作人员都纷纷为他点赞。

"玉树机场的藏民很多,他们都非常淳朴,我的黑皮肤在那边毫无违和感,哈哈哈……"率真的王长铮还不忘调侃自己。

从"菜鸟"到"大拿"的蜕变

"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好,用心才能把事情做精。"这是王长铮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职场"菜鸟"逐渐成为科室的维修"大拿",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八年的时光,他经历过很多危急时刻,咬紧牙关完成了一次次并不轻松的蜕变。

设备维修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屡见不鲜,并不是每一次的困难都可以轻易地解决,王长铮坦言自己也曾焦虑过,为了寻求解决方案夜不能寐。"说心里话,我上班快八年了,但是每一次排故都让我感觉很困难!"王长铮说。由于工作中接触到的设备种类繁多,构造复杂,很难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极致。然而,设备排故过程又要求严格的逻辑性和时效性,绝对不能疏漏任何一个环节,否则对于设备本身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每次排故过程,王长铮内心的压力都非常大,所以他只能精益求精,尽力做到最好。

短短几年的时间,王长铮已经带出四个"徒弟",帮助他们顺利通过了相关执照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当时的新生们,都能成为雷达导航室的业务主力。对于业务知识,王长铮始终保持着一颗热忱的心,他能够积极主动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业务交流,愿意帮助他人进行认知,而且还经常虚心请教、学习他人的见解。

参加工作8年,王长铮参与过21次飞行校验,16次设备换季,进行过34次大大小小的自主维修,节省下数十万元的维修费,在单位传为佳话。由于业务上的精益求精,这个80后大男孩获奖无数。在荣誉面前,他从未骄傲,一直保持着平常心,在技术保障的道路上不断地夯实自我,砥砺前行。(文/刘硕 赵婷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