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宇:拿起话筒 守护蓝天32年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8-08-29 第820期 A-A+

1

陈淑宇

央视网消息:32年过去,陈淑宇依然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拿起话筒指挥航班时机长对她说的话。

“飞机着陆前,机长在波道里说落地后到领航室讲评,沟通一下航程中的问题,当时我的心里很忐忑。飞机落地后,来到领航室,见到机组,机长说:‘我们是闻声而来的,第一次听到波道里是女声,很好奇。指挥得不错,指令明确果断、发音清晰。’”陈淑宇说,当时她立刻平静下来,长舒了一口气。

上世纪80年代,那时我国的民航事业刚刚起步。在这个高风险又很男人的行业里,陈淑宇选择当一名女管制员,走进山西太原的这间塔台指挥室,确实是个“艰难”的决定。

“第一批通过执照考试的仅有627人,只有两名女同志,我就是其中之一。”陈淑宇说。

然而很快,陈淑宇就发现自己爱上了拿起话筒的感觉,用她的话说就是“累并快乐着”。

1992年5月的一天,太原指挥区,一架民航2595号机和一架军航4024号机在高空一万米处相对而行,雷达显示屏上显示两架飞机预计到达本场上空的汇集时间仅相差8分钟,间隔时间太短!

陈淑宇一边请示北京区调,一边呼叫飞机,沉着指挥民航2595号机紧急下降到8000米,使两架飞机在不同高度层上顺利通过了太原上空。当无线电波里传来两位机长的道谢声时,陈淑宇又一次感受到手中话筒沉甸甸的分量。

好的成绩离不开老师傅的言传身教。“刚从事管制工作,师傅们要求很严格,同时对我们也很无私,把自己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全部传授给我们,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陈淑宇非常感激带过她的老师傅们,她同样告诫自己的徒弟:这个职业就是这样,这个班处理不好的事就得留给下个班,因此自己当班要竭尽全力,尽量不给别人找麻烦。

1

陈淑宇拿起话筒指挥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淑宇发现自己越来越经不住熬夜了。

“当时一宿一宿地守夜,每天大把地掉头发,眼袋也越来越大。”陈淑宇回忆说,“那会儿设备条件简单,人也少,区域内高空监控,中低空指挥,下了夜班,骑车回家的时候腿都在打颤。那会儿我四十岁出头,意识到自己干不动了。”

2010年初,陈淑宇选择了转岗,从事行政工作,主要负责塔台管制室的文档管理、总结记录和日常行政。凭着当管制员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她做起行政来依然是一把好手。

每一名管制员都有属于自己的执照文件,需要填写下发执照的时间。陈淑宇翻遍了几万份文件,一份一份地找到文件,复印、留存、归档。从1987年第一份印有自己名字的执照文件到2017年的所有管制员执照文件,她都会装订好、标明时间段,将文件和编号一一对应,便于大家查找。

1

陈淑宇在指挥室

改革开放40年来,陈淑宇见证了太原机场的发展,陪伴了众多管制员的成长。“差之厘毫,失之千里,人命关天,慎之又慎”,这是老一辈管制员的告诫。对陈淑宇而言,岗位虽变,但是“拿起话筒的精神”依然在心中闪亮。(通讯员:王玮)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