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涛:白手起家建史馆 2年体重骤减32斤

军人风采 来源:央视网 2018-08-13 第804期 A-A+

央视网消息:在辽宁沈阳和平区有一座乳白色小楼——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是我军后勤史上一处地标性建筑,拥有3000多平方米展馆、2000多幅历史图片、500多件珍贵历史文物、5万多字的文字说明……所有的这些,都是一个名叫徐文涛的老兵一点一点收集起来的。除此以外,他还在这里做了1500多场讲解,感动了数十万观众。

时间回溯到2004年。沈阳军区决定利用废弃的机关食堂建一座后勤史馆,当时在联勤系统工作34年、熟悉部队后勤发展史的大校徐文涛毅然挑起了这个担子。

很快,徐文涛便带着一名战士和两名退休干部开始了创业之旅。一开始,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他的“创业”,徐文涛就反复解释说:“我不和别人比官职,只比生命价值。”

没资料、没样馆、没文物、没经验可循,徐文涛不得不白天走访老干部、调查研究、收集文物,夜间整理资料。他既当馆长,又兼职编辑、设计、工程师和文物征集员。

一次,为了查证1945年我军接收日军532仓库的准确位置,徐文涛跑遍了50多家展馆,询问了数百人。为了给部队省钱,从制作展板、安装灯箱到打扫卫生,就连场馆里的大理石地面,都是徐文涛亲自到市场砍价后雇人安装的。

就这样,徐文涛收集了22位后勤元老、6位红色经典人物、100位红军将士、100多位后勤精英的500多件历史文物、2000多幅历史图片。其中包括何诚将军的女儿捐献的在朝鲜战场上利用敌机副油箱改制的浴盆,杨至成上将的儿子捐献的父亲在苏联留学时的笔记……

1

徐文涛为前来参观的中学教师讲解后勤史。来源:新华网

在2006年建军节到来之际,徐文涛终于建成了全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此时,他的体重比刚接建馆任务时轻了32斤。

面对参观的访客,徐文涛又增添了一份“兼职”——解说员。每一次解说时,他都要穿上那件挂满勋章的军装:“这不是显摆。我佩戴的是奖章,崇尚的是荣誉,显现的是价值,倡导的是风气。”

为了让解说更加详尽,徐文涛废寝忘食。一次,他在机关资料室翻阅资料竟忘了下班时间,被图书管理员锁在了屋里。十多年来,徐文涛共研读了1亿多字的中国近代史及党史军史资料,做的笔记数不胜数。

后勤史馆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加身,有人就劝徐文涛:“功成名就,该急流勇退了。”老伴也劝他:“在家帮我带带孩子吧。”

然而徐文涛却说:“我离不开后勤史馆,这是我的阵地。”

5

徐文涛在给孩子们讲解。来源:新华网

退休7年来,徐文涛每天按时上班,义务服务。随着后勤史馆的馆藏越来越多,前来查阅资料、寻找线索的各方人士也越来越多,而徐文涛自己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尽管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但徐文涛却经常忙得忘记打针吃药,近些年体重又下降了30多斤。甚至有几次,徐文涛都是带着尿袋给观众做讲解。

2012年7月1日,徐文涛的女儿作剖宫产手术,他将女儿送进手术室后,就立即打出租车赶到史馆,为百名大学生讲解。仅今年6月份至今,徐文涛就做了40多场宣讲。

虽已脱下军装,却不改军人本色。如今已经67岁的徐文涛这样说道,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守这个红色阵地,“大部分观众都是带着问号来的,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问号变成感叹号”!(材料来源:央视新闻 光明日报)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