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上海光源工程建设:2021年将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

中国新闻来源:新民晚报 2018年08月10日 17:5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国际科技前沿的竞争,早已告别纸笔时代,谁拥有更先进的大科学装置,谁就有更多可能探知未知世界。同步辐射光的应用,使全世界科学家收获了一项又一项最新科技成果。2004年,我国大陆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上海光源正式开工建设。2009年,这只美丽的巨型“鹦鹉螺”,在浦东张江翩然落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再添利器。

  高速运行中的电子在转弯时,会放出超出普通X光上亿倍的同步辐射光,能够照亮普通技术无法洞察到的微观世界。当今世界,同步辐射光源早已是科研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是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建成的一、二代光源远远不够,在上海光源建成前,我国科学家不得不向国外光源申请机时,不仅差旅费用高、申请周期长,更难以得到足够的机时。

  直到2009年5月,上海光源正式向用户开放,中国科学家们在自己家门口就能用上同步辐射的“神奇之光”。运行开放近10年来,上海光源的主要技术指标始终处于同类运行装置的国际先进水平。它每年供光运行约5500小时,极大地支持了我国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等学科的发展,支撑我国科学家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上海光源中心主任赵振堂告诉记者,上海光源的成功建设和运行,和我国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也与上海市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息息相关。早在1993年,丁大钊、方守贤、冼鼎昌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提出建议“在我国建设一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1994年,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当时的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向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提出了“关于在上海地区建造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的建议报告”。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国家发改委在1999年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的预制研究立项,投入8000万元(其中国家出资2000万元,上海市出资6000万元)。自2004年破土动工,上海光源工程历时52个月按期建成。它以世界同类装置最少的投资和最快的建设速度,实现了优异的性能,成为国际上性能指标领先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

  2009年5月正式向用户开放后,上海光源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用户成果突出。截至2018年7月底,上海光源执行课题万余个。来自全国各学科领域的2万多用户,利用上海光源显著地增强了科研竞争能力,已发表论文4000多篇,在各专业领域内具有高影响力的论文约1200篇,在《科学》、《自然》、《细胞》三种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88篇,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目前,上海光源后续工程建设已启动,到2021年将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极大提升和拓展上海光源的综合实验能力与用户支撑能力。与此同时,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SXFEL),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以及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设施的建设也在有序推进。随着同步辐射光源与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等大科学装置的不断集聚,上海张江将建成世界级的光子科学中心,成为照亮世界各国科学家“科研之路”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基地。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