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极限 中国家庭债务警报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8-08-09 作者:莫开伟

核心提示: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家庭债务已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

1

上海财大研究院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家庭债务已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

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

如果考虑到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中国很多家庭实际上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这再次提醒家庭债务高企的现状确实到了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时候了,需要将企业去杠杆、政府去杠杆和家庭去杠杆放在同等地位,进行通盘考虑,才能真正找到当前中国去杠杆的平衡坐标,也才能真正将中国经济去杠杆推向深入并取得实际。

如若仍对家庭债务高企现状熟视无睹,把去杠杆仅仅集中在企业和政府身上恐难取得实质性成效,最后可能会引发整个去杠杆陷入被动或崩盘的结局。

去年12月,西南财大下属的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亦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属于高负债家庭,即债务收入比大于4,其中工薪家庭占到11.3%,非工薪家庭为20.2%,这都会成为风险源。

1

问题来了,导致中国家庭债务高企的原因到底在哪?除了教育、医疗、养老等家庭生活支出压力加大导致的债务负担加重之外,关键因素在于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房子成了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家庭的主要财产,且这些房产的获得有不少家庭是通过银行贷款、其他融资组织或亲朋好友举债换来的。

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以家庭生产为主要经营形式的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乐观,也导致家庭债务负担飙升,这在东南沿海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比较突出。

截至2017年,已有超过10个省市的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超过100%。其中,福建、广东、浙江等三个省份已超过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峰值,而重庆与北京这两个直辖市也正在逼近这一峰值,这表明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和民营企业越多的地区,家庭债务负担相对要高。

家庭债务高企带来的社会危害显而易见,由于家庭债务是我国债务总杠杆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债务总杠杆的基础性杠杆;如果家庭债务杠杆不能得到有效下降,企业去杠杆和政府去杠杆的难度相对加大,或者受到阻力较多。

就目前而言,家庭债务高杠杆将带来三大危害:其一,家庭债务高杠杆最直接的危害是影响家庭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品质的提高。我国消费增速自2011年开始持续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已由2011年20%下降至今年6月份的9%,实际增速更是掉到了7%。而在金融危机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增速持续增加,峰值甚至曾高达23%。

如此,这对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带长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使内需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减弱,也使企业存货周期延长,资金周转速度下降和经营效益大幅下滑。由此不仅会影响企业有效去杠杆,相反还有可能促使企业通过债务维持经营而被动地加杠杆。

其二,家庭债务高杠杆也不利于政府去杠杆。因为家庭债务高企,使大量家庭缺乏投资能力,影响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全面实施,最直接的后果会影响社会就业增长和税费收入的增长;同时也会使民众对政府发行的各类债券缺乏足够的认购力,这样使政府去杠杆难度加大。

其三,企业和家庭的债务高杠杆最终都会传导给金融企业,不仅影响金融业去杠杆,也会加剧金融业经营风险。

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力下降,效益下滑直接影响债务按时归还,也就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不良贷款的大幅反弹。另一方面,家庭债务高企大大制约了全社会的流动性,家庭流动性受到制约的家庭比例越高,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比例就越高。

也就是说,家庭部门流动性收紧的影响会通过拖累企业经营活力传递到银行系统中,进而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很明显,家庭和企业部门间债务的负反馈效应还溢出到银行系统,导致银行的坏账率上升、系统脆弱性加剧,进而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稳健运行和回升。

1 

就目前而言,降低家庭债务杠杆最有效的办法:一是加快居民收入分配方式改革力度,让居民收入增长跑赢GDP增长速度,提高居民家庭降低债务杠杆的能力。

二是加快税收改革力度,在完善个税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个人及居民家庭税赋,为家庭降债务杠杆蓄积能量。

三是进一步遏制楼市价格的持续上涨,将房地产业引发健康发展轨道,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切实减轻家庭债务负担。

四是大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在养老、就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政府服务与支持,消除民众降债务杠杆的后顾之忧。

 

本文首发于央视网【见识】栏目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