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贵州红渡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成脱贫攻坚的摇篮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8年07月24日 11:1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红渡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课”(何川/摄)

红渡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课”(何川/摄)

  央视网消息(记者 何川)乌江畔,红军强渡遗址犹在。渡口上层层梯田青青翠翠,一座两层木楼前,老老少少十多位村民陆续前来“上课”,楼门上方牌匾写着“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是贵州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创新”之举。

  22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组走进庆余县红渡村,深入了解“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这个创新之举如何伴随村子从“穷窝窝”变“幸福窝”。

  “岩门脚,穷窝窝,一年只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在讲习所外,红渡村党支部书记周子婷告诉记者,这首民谣唱的生活状况,回头看来也一点都不夸张。(红渡村原名叫岩门,红军在这里强渡乌江后改名红渡。)

  据介绍,红渡村共511户2066人,14个村民组零散分布在乌江沿岸的山坳中,当地人称为“山窝窝”。由于不通公路,地少人多,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05户601人,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红渡村的巨变是从2014年开始的。自2014年以来,红渡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出了一条“旅居农家”的致富路子。

  红渡村的梯田,种出了一颗五星。(何川/摄)

  红渡村的梯田,种出了一颗五星。(何川/摄)

  红渡村想致富,修路、通网、改水样样要钱,但钱从哪里来呢?

  “财政出一点、群众筹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扶一点、项目补一点钱就有了,我们村一共整合了启动资金1.8亿元,这其中有6000余万是村民自筹和引进的社会资金。”周子婷说。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红渡村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路灯;水泥路、木栈道延伸至家家户户门口,家家庭院也改造得别致优雅;村里还有了自己的公共活动广场。政府有决心,村民有干劲,“筑巢引凤”水到渠成:北京一家旅游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来到这个“穷窝窝”,把“旅居农家”的概念也带过来了。

  该公司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概念简单的讲,就是把村民闲置的房屋改成体现传统农耕文化生活的民宿,整个村落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原生态大旅馆,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找回乡愁的感觉。”

红渡村改造后的民居(何川/摄)

红渡村改造后的民居(何川/摄)

  记者走进改造后的民居“秋白居”看到,两层的院落保持原有住房格局,二层精装成了客房,一层还是由原主人居住。建筑风格是传统农村瓦房,门前池塘中荷叶青翠,已经结出莲子。池塘边就是农家菜地,游客可以体验原汁原味的农耕文化。据了解,这样的民宿全村共有18户,其中,最特别的就是伍文华老人家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

  伍文华告诉记者:“村民定期聚在一起,用土语土言谈心交流致富经验,学习国家大政方针,了解优惠政策。有一次,大家通过交流,把红渡村的老民谣创新了,变成‘岩门脚,幸福窝,南来北往游客多,旅游联出金银窝’。有人讲,有人学,大家参与热情很高,在脱贫致富的过程中还产生了很多创新。我们的村民除了变身‘包租(公)婆’,还从传统农民变成了‘股民’,将闲置房屋入股公司,按比例进行分成,目前,村里已有15户精品示范户营业了。”

  据悉,目前红渡村已经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西部摄影创造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成功举办了油菜花节、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展等活动。通过“创新”脱贫,红渡村的贫困人口下降到13户51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3000元增加到9905元。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