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菇匠”熬制“花菇酱” 一个村官的产业扶贫日志

中国微故事 央视网 2018年05月24日 第48期
A-A+

1

央视网消息:十多年间,我从这片土地走向城市,又从城市回到乡村,不是随波逐流,不为随遇而安,只为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深信,幸福从奋斗来,平生也只甘愿为两种人奋斗:一是老百姓,一是我自己。

我是汪学东,放下画笔,走进田园,曾经的美院毕业生变成了一名会种花菇的村官。

2012年X月XX日  星期四  心情:酸涩

低矮破旧的房子,终日不甚见阳光,走进屋里,阴暗湿气袭来,不禁打了个冷战,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一座房子里,一位72岁的老人要如何安度晚年,但这就是湖北省大冶市贺铺村朱细意老人真实的家。看到这样一幕,我内心起了不小的震动。老人其实有一个45岁未婚的儿子,但外出打工5年,至今没有过回家,音讯全无。这意味着,一旦老人生病,就真的孤苦无依了。

0

身为大学生村官,我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平时定期上门走访,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困难。如果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村官创办的爱儿童老人网,一起用行动来关爱空巢老人,但这样输血式的帮扶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有一个项目,既适合自己创业,又能留住村民在家赚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那该多好!

2013年X月XX日  星期五  心情:忧郁

创业艰难百战多!本来看好了李子创业的项目,但是,整整跑了4个月承包山场,却有两户的工作做不通,需要修建一条通往山场的马路,仅修路一项预算就需要20多万……

现在我才知道,在城市看日出,太阳被建筑挡住了;在农村看日出,太阳被山挡住了是什么涵义,但是我依然会向着太阳出发!

2014年X月XX日  星期六  心情:雀跃

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看着菌袋里一朵朵“小伞”,我仿佛看到了我的梦想开花的样子。最终,我选定了花菇种植作为创业项目。

0

为了节约钱,我自己上山砍竹子搭菇棚,一根竹子上百斤,自己扛下山。一次我扛着十几米长的竹子下坡时,没站稳摔了一跤,把脚蹭出个大口子,但这些都不算什么。

花菇的生产需要灭菌,一堆培养袋的灭菌时间需要5天5夜,且中途不能熄火必须连续作业。我就和妻子24小时不离人,在锅炉旁支了一张竹床轮流睡觉。酷暑时节,2万袋培养袋的灭菌任务,忍受着锅炉边六七十摄氏度的高温,我们轮流值守整整一个月才完成。

2015年X月XX日  星期一  心情:喜出望外

0

第一批花菇“宝宝”终于问世,我和妻子激动地一夜难眠。为了亲身感受市场和顾客对花菇质量的反映,我们凌晨3点起床,辗转两趟公汽,去农贸市场售卖。

由于卖相好看,花菇很快成为了菜市场里的抢手货,销量一天天增多,一天可以卖出上百斤。这更加坚定了我最初的梦想。我们成立了花菇种植合作社,有30多户社员,其中多数是贫困户。

我们还给花菇注册了商标,建起了食品厂,并且把花菇加工成花菇酱放在电商平台上卖。

2018年X月XX日  星期一  心情:兴奋激动

0

“10分钟200瓶……16分钟500瓶……”第一批花菇酱投放于电商平台,销售数据越长越快,犹如我激动的心情。这意味着,从花菇种植到花菇深加工,再到打造创意休闲农业,带领更多村民脱贫致富,我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大步。

2018年X月XX日  星期三  心情:幸福满溢

0

春节前,有村民打来电话说,家里刚杀了年猪,要送猪肉给我;有村民家里养了三只番鸭,卖了两只,要留给我一只……我虽然没有要,但心里格外甜,高兴于他们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摆脱了贫困生活。

徐美贵,是灵乡镇红峰村人,17岁上山砍柴弄伤双眼,丈夫两年前去世,带着两个女儿相依为命,自从进入合作社后,去年,就收入了3万元。

0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创业者的时代。多年来,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到成为“菇农”,从“公司主管”到担任“大学生村官”,从“门外汉”到“农村乡土人才”,我深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好自己的路,就会创造奇迹。(素材来源: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社)

编辑:杨小淼

欢迎提供线索,征稿邮箱:news@vip.cntv.cn
  • 中央网信办传播局 指导单位
  • 钱蔚 罗琴 总监制
  • 魏驱虎 监制
  • 王敬东 策划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