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曾经,一条新闻轰动化学界。庞国芳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哈维·威利奖的科学家,庞国芳获此殊荣是实至名归。
庞国芳院士与国际AOAC现任主席和三位前任主席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庞国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他始终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有多项创新。
他与化学结缘有些不可思议。1963年,庞国芳高中毕业。他本想报考文科,但生长在农村,从来没有见过化工厂、也没多少机会做化学实验的庞国芳,听了哥哥的话,在志愿中填写了化学系,结果他“如愿以偿”。
干一行爱一行。在庞国芳的人生中,他被化学(分析与检测)研究深深吸引住了,硬是在这个当初没有什么感情、也不深刻了解的领域干出了一番事业。
“谈农药色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比较普遍的现象,完全禁止农药的使用并不现实,研究出一套科学的农药残留监测与监控体系是当务之急。庞国芳担当重任,直面百姓关注热点。“最大的困难就是研究技术。”庞国芳说,“我们检索了1990年至2016年,世界上15种著名期刊的4600多篇论文,对所有的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有两个发展阶段。1990年至2002年,是色谱技术引领质谱技术发展,2002年以后,质谱技术超越了色谱技术。”
他带领团队研究建立了世界上常用的1200多种农药和化学污染物的一级和二级精确质量质谱数据库,并为1200多种农药的每一种,都建立了自身独有的电子身份证,也就是电子识别标准,从而实现了以电子标准代替了实物标准作参比的传统方法,同时实现了由靶向检测向非靶向检测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农药残留新型检测技术的研发,对全国市售果蔬进行筛查,绘制出我国农药残留地图,它将成为我国农药残留治理的有效工具,将会促进我国农药使用零增长,使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大大改观。”庞国芳认为,这项工作不只是食品安全问题,还关系到国泰民安、国家形象。
庞国芳院士与同事一起讨论技术问题
除此之外,庞国芳的团队自主研发的农药残留海量数据智能分析软件,实现了从农产品、农药、地域、多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等多维度进行的20项农药残留指标的自动统计和5项报表的自动生成,以及根据统计结果的综合评价和预警信息的自动生成,最终实现“一键下载”。“只要技术过硬,人家就佩服你。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科技力量的强大。”庞国芳说。
庞国芳从一个普通的检验检疫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这一切,缘于庞国芳心中有“梦”。他站在科学攻关的最前沿,坚持解决国家急需就是最大的创新。心无旁骛、矢志不渝,把科研当做生命的庞国芳,书写出科技事业的精彩篇章。(材料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