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因为人本,所以不忘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8-05-11 作者:佘宗明

核心提示:5·12,汶川,一阵痉挛,一场裂变,一种刻度,一段成鉴,如影映在窗棂,如钟敲在人心。而当记忆有意识地在冻结时间、对抗遗忘,往事也就并不如烟。

1

十年了,依然无法忘却。

5·12,汶川,一阵痉挛,一场裂变,一种刻度,一段成鉴,如影映在窗棂,如钟敲在人心。而当记忆有意识地在冻结时间、对抗遗忘,往事也就并不如烟。

无法尘封也难以抹去,汶川地震虽然已被裱在“过去”的相框,但因为厚重而有了“昭示未来”的价值。

所以,在“十年祭”的节点上,“温故5·12”不只是应景的程式,更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了在忆旧中启新,在重温初心中萌生决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越是“当灾难已成往事”,我们越需要在时间的长河里溯洄,在生活的凭栏处回望。

望,就是为了不忘。

我们不能忘却,那一瞬的地动山摇,那一刻的生命零落,那一个个逝者的名字。灾难本身不值得赞颂,任何渲染“红肿之处艳若桃李”的灾难美学,在那些伤亡数字面前都是可耻的: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绝不是统计学上的冰冷数目,而是那些鲜活生命在生死墙上的清晰“签名”。

他们就是我们,有着对生的炽热,对爱的追寻,对未来的憧憬。但那场劫难丢出了不仁的骰子,于是那些逝者为生者承受了死亡,而生者则用记忆接续记忆,用努力活着延续他们生如夏花的未竟希望。  

我们不能忘却,那些抗灾和救灾的身影,那些悲痛与感动的泪水,还有那首次为震灾逝者降下的国旗。汶川地震后的救灾,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实施空降空运救灾,第一次与国际救援人员合力行动,中国慈善专项捐赠金额第一次破千亿元……

爱心井喷,救援接力,正因如此,是年也被称作“中国志愿行动元年”,还有人称此次灾难已然成了中国社会演进的分水岭。在此之前,中国社会很少迸发出这么强烈的凝聚力,这也化作了众志成城的向心力。而人们万众一心,也起于对生命的敬畏与顾惜,起于物伤其类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我们不能忘却,灾后毅然的重建,汶川决然的重生,还有中国社会防灾救灾能力的快速提升。

汶川地震还为后来的重大灾害防范应对,提供了许多制度范本,让建筑质量标准变得更加严苛、救灾动员机制变得更加有序、捐款使用制度变得更加透明、遇难者名单公开制度变得更加规范、逃生技能教育变得更为普及。

十年望川,无法忘川。不忘却的初心,不在于给自己抹上饱经沧桑磨难的底色,而在于更好地珍视人的价值;不忘却的目的,不是要沉溺于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和前行。

十年很短,犹如一瞬,十年也很长,长到荒墟上的旧痕已泛黄,人事变迁如白云苍狗:“小英雄”林浩已踏上演艺之路,“芭蕾女孩”则已出版了三本文集,地震中曾失去母亲女儿的“最坚强女警”重新拥有完整家庭,而备受瞩目的“猪坚强”,虽已10岁半“高龄”也还倔强地活着……他们蕴蓄的梦想,在这十年里渐次绽放。

可以看到,在时下的中国,寓于生命至上、权利本位、让个体有尊严等观念之中的人本立场,日益深入人心。非但如此,与现代社会适配的很多社会精神气质,也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渐次成型,比如在“同胞有难”面前的积极作为,生活中相互帮扶的自觉担当。

在此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去铭记汶川地震,借此让那些生命与个体尊严至上的人文主张愈发根深蒂固,让民心向善和制度设计向好相向而行,让人们在成熟社会的羽翼庇护下免于很多灾祸的波及与戕害。

 都说“多难兴邦”,而我们就该秉持着“以史为镜”的担当,在“多难”和“兴邦”之间建立更深刻的关联,让灾难反推制度、人心的成长,激起更强劲的“社会进步”的回响。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