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上海航天八院的一间厂房里,一项重要的实验即将开始,两个重达八吨的对接机构,将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对接的整个过程。这是一项新的挑战,研发人员要将对接机构的使用寿命从天舟时代的两年,延长到空间站时代的十五年,从而满足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十年以上的需要。
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对接(视频截图)
王曙群,国内唯一的载人航天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中国航天特级技师。和航天打了30年交道,从一个技校生成长为航天特级技师,他牵头研发了50多套专用装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
20多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扭螺丝的小钳工。1995年,技校毕业六年的王曙群,在全厂技能比武大赛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出色的表现,让正在组建的对接机构产品的研制团队向他敞开了大门。那时的王曙群年轻气盛,信心满满。
王曙群旧照(后排左二,视频截图)
然而,现实却远非王曙群想象的这么简单,由于国外对航天领域严格封锁,没有任何技术、经验可以借鉴,王曙群和团队参照一台简单的原理机,用了9年时间才打造出了我国第一台工程化的对接机构。
“生产完成的时候,我们感觉信心很足,但是一做实验,我感觉我们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全是问题。”
在对接机构中,12把对接锁是核心部件。为了保证对接、分离成功,这12把锁必须要做到同步紧锁、同步分离,一丝一毫的偏差,都有可能造成飞行器飞行姿态的严重变形。而王曙群团队打造的首台对接机构,分离姿态屡屡出现无规律的严重偏差。
王曙群在大量的数据中不断试错(视频截图)
问题出在哪?面对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问题查找如大海捞针。
“找不到原因的时候实际上是最痛苦的,四五次无效劳动了之后,人的心态会发生很大的一个变化,会怀疑这件事情是不是自己能力能够达得到的程度。”
那段时间,王曙群就像着了魔,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试错,每天想的都是公式、数据、算法。这对于技校毕业的王曙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曙群(右一)与同事研看图纸(图片来源:央视网)
此后一年多的苦苦摸索,王曙群和同事们边装配、边调整、边试验。在150多万个数据中,王曙群终于发现,控制锁钢丝绳的张力变化导致了锁的不同步,他迅速提出了方案,一举解决了对接锁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一个难题解决了,另一个难题又来了,在研制的十六年时间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了王曙群工作的常态。
2011年11月3日,王曙群团队十六年的努力迎来了最终的大考,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被称为美丽的“太空之吻”。这个“太空穿针引线”的超高难度动作,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空间交会对接模拟画面(视频截图)
从2011年开始,中国航天陆续完成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王曙群带领的“航天空间机构工作室”团队,也先后完成了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为企业培养了42名高级工人,17名技师。而最让王曙群自豪的,是对接机构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
“99%以上的东西全是我们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 我们的产品现在去交汇对接,我们可以达到一百分。”王曙群骄傲地说,“我们永远是在探索未知的世界,但这就是我们的梦想,航天人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
如今,王曙群的团队不但承担对接机构的任务,还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