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燕:让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8-03-21 第658期 A-A+

央视网消息:步入新时代的春天,扶贫攻坚也进入了深水区。扶贫下一步怎么走,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防止脱贫后返贫,除了扶持产业精准扶贫,走好教育扶贫路线,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阻止贫困代际相传也是重要的一环。

 1

马恒燕亮相“代表通道”回答记者提问(视频截图)

“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让乡村、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今年两会上,来自宁夏银川的全国人大代表马恒燕对于西部地区的教育提出建议。作为从业三十多年的西部地区教育工作者,她见证了教育的变革,并且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每个孩子都自信、健康地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作为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湖畔分校校长,这是马恒燕一直以来的治校理念。

三十多年前,她还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的时候,学校的教育条件还很差,孩子们读书的环境也很艰苦。那些寒冷的冬日,她总是心疼地把小手皴裂的孩子带进办公室,将他们的手洗干净后抹上油,然后再捂在棉衣里。孩子们都喜欢往这个“大姐姐”身边凑。现在,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湖畔小学的孩子仍能见到这位和蔼可亲的“校长妈妈”。

1

马恒燕接受央视网记者专访(视频截图)

33岁那年,马恒燕挑起了“校长”的担子。“小学六年要为孩子今后六十年负责”。

沉甸甸的责任,让马恒燕丝毫不敢懈怠。她大胆又科学严谨地实施了学生养成教育、教师团队建设、民族教育、校园文化创新、“爱心帮扶”和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六大工程”。经验和智慧让她任职过的唐徕小学等几所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迅速提升,成为区域品牌学校。

2009年,马恒燕被派往新建的银川二十一小湖畔分校工作。“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学校重视,是教育公平的起点。” 马恒燕说,重视每一个孩子,就是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在湖畔小学,每个孩子期末都能捧着奖状回家,“体育星”“艺术星”“阅读星”“孝敬星”,自卑的孩子终于自信地笑了……自信的积累,为“学困生”顺利转化、缩小孩子之间成长差距,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了在实践中升华理论,马恒燕牵头申报了《“学困生”转化策略与研究》课题,被列为国家规划课题。 

1

马恒燕和学生在一起(图片来源:新消息报/马荣 摄)

在“及格率”“优秀率”“升学率”的压力面前,“素质教育”难道真是“作作秀”?马恒燕决心从这个“怪圈”中突围。

经过多年潜心摸索,马恒燕总结提炼出了“灵韵教育”的办学模式。“灵动课堂”、教学沙龙研讨、教师顶岗游学……增长了老师们的见识和智慧;《小鱼儿》校报、电视台、学唱京剧秦腔、读书节、童话节、艺术节、科技节……丰盈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在湖畔小学,老师们开开心心地教书育人,孩子开开心心地读书成长。

仅四年,学校就从最初的9个教学班、203个学生、39名教师,就发展到了29个教学班、1482名学生、72名教师的规模。马恒燕也先后被授予银川市“十佳校长”、自治区“礼德之星”、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十佳小学校长”、“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教好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办好一所学校,惠泽一方百姓。对于马恒燕来说,老师就像是学生的“第二父母”,要真正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