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女性是家庭稳定的基因,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女性的力量亦不可小觑。今年34岁的黄茹秀,是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鼓扬社区一位妇女干部,她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与村两委一道,带领群众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在短短五年时间内,使全村人均收入提高到2016年的8800元。
图为党员黄茹秀在合作社里捡收种鸡蛋(许增强摄)
靠绿壳蛋鸡创业致富
“我的机遇从养鸡开始。”从小在贫困农村长大的黄茹秀,一直梦想能够为家乡的改变尽一份绵薄之力。2007年,刚满24岁的她开始在家乡创业。经过实地调查和认真分析,黄茹秀认为本镇荒山和牧草资源丰富,很适合搞种养。加上绿壳蛋鸡被国家认定为地理标识产品,于是,她从养殖绿壳蛋鸡起步,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最初,黄茹秀就用自己喂养的几十只鸡摸索。她经常向技术人员请教,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跑到县城咨询。县、镇举办培训班,她都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做好记录。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摸索,很快,她熟练掌握了一些养殖技术,第二年家里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到上千只鸡。经过精心管理,仅养鸡一项每年就增加收入30000多元。
看到黄茹秀养殖致富,盖起了小洋楼,买了小轿车,当地村民对黄茹秀不得不另眼相看,很快村民陆续到她家请教,黄茹秀给村民们耐心讲解科学养殖知识,传授管理经验。正是凭着这种敢打敢拼和致富不忘群众的精神,黄茹秀逐渐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在群众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14年她被群众推选为妇联主席,2016年村委换届被群众选举为村委委员。
啃硬骨头 为百姓铺垫“致富路”
水源缺乏是制约鼓扬镇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鼓扬村地势复杂,引水灌溉投资大,施工难度高,历届村干部都很头疼,黄茹秀决心克服这些困难。她的居住地塘寨组有段1100米左右的沟渠,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水流渗漏达80%以上。
2013年秋季,修补沟渠的建议被村两委采纳后,黄茹秀主动请缨承担这项工程的筹备工作。她先去找镇政府反映情况,得到镇政府补助6吨水泥和部分雷管炸药的支持。之后,她又与村两委召集村民商议具体事宜,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解决了155户569人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交通不便也是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当时从县城坐车到镇上要两个多小时,下车后从镇上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毛路”才能到家。她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达成共识后,一边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一边发动和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投工投劳。
可是,工程才进行一小段,便不得不停工了,原来拓宽路面要占用一户村民的菜地,这家主人不同意。去调解的村干部一个个被骂了回来,黄茹秀上门也被骂了回来。她又一次登门家访,那位村民还是避而不见。接着第三次……第四次……,通过深入细致的交谈,终于化解了这位村民心中的疙瘩。这条长达4.5公里的工程如期竣工。过后,这位村民对邻居们说:“像黄茹秀这样的干部,我服了。”
扶贫扶智 给群众送精神“食粮”
2016年,鼓扬社区大山组全体村民整组搬迁到镇上的移民安置点,部分在家的中青年妇女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无所事事,一天到晚不是打牌就是在街上闲逛,发现这一情况后,黄茹秀立即与镇政府分管领导作汇报,与村两委一起,利用“扶贫夜校”这一阵地,组织广大的留守妇女到社区学法律知识、到她的养殖基地学实用技术,同时,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她们都明白,只有靠辛勤的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如今,妇女们有的到电子厂上班,有的到蔬菜基地打工……搬迁的群众有了事情做,更有了经济收入,实现了“搬得出、留得住、富起来”的愿望。
科技兴农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黄茹秀一边深入农户家中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学科学、用科学,一边带头运用新科技、新成果,作好示范带动。在黄茹秀和村两委的努力下,鼓扬社区广大群众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致富能人越来越多。在她的建议和努力下,鼓扬镇有许多农户都入股公司(基地或合作社)分红,利用“特惠贷”发展种养殖,实施了鸡—林—沼—粮生态工程。通过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2013年,黄茹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5年被评为黔南州“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度荣获“黔南骄傲人物入围奖和“长顺县好媳妇”称号。
黄茹秀说:“我入党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想在党的这个大熔炉里得到再锻炼和再提高,群众推选我为村干部,我也不是图的什么,而是把为群众服务的本领练得再扎实,早日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这就是黄茹秀,大山的女儿,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金凤关的“领头雁”,一个基层妇女干部的不懈追求。(材料来源:全国妇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