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时避寒点成摆设 任何“假应急”都是放纵人祸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8-01-10 作者:敬一山

核心提示:这一次合肥公交站台积雪一压就垮,堪称旧景重现。幕后到底是腐败导致的“豆腐渣”工程,还是站台设计不合理,现在官方还没给出调查结论,但根源问题还是防范意识不足,监督没有跟上。

1

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被持续的雨雪天气笼罩,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和积雪厚度创下历史极值。近日,多个省份更是不断接到暴雨和寒潮预警,多个地区的短时降温达到10℃以上。

雨雪寒潮是天灾,会对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害,一旦应对不当添加人祸因素,灾害的后果就会被放大。

理论上,经历过2008年大范围的雪灾,即便是那些很少见雨雪成灾的地方,都应该汲取教训,在灾害的防范和应急预案上有所改进。可从目前一些地方的情况看,现实仍不容乐观。

比如最近有媒体报道,浙江杭州为了应对寒潮,特别公布了53处临时避寒点,给那些生活无着落的困难群体提供临时物资救助。

这本来是非常时期很值得称赞的社会救助尝试,可有媒体去实地探访却发现,大部分的避寒点缺少或根本没有物资,那些24小时值班点没人、电话无人接,有的值班点工作人员对救助事宜一问三不知。

由此可知,一个初衷很好的应急机制,在落地时却被架空。这样的“假应急”,最终会剥夺那些遭逢天灾的受困群体的求助机会,变成事实上的人祸。如果真有困难群体去紧急求助,感受到的恐怕只能是比寒冷更可怕的绝望。

在遭逢2008年雪灾之后,舆论反思最多的两个层面就是防范意识和应急预案。如果说杭州的避寒点虚设反映的是应急预案作假,那前几天安徽合肥公交站台经不住大雪积压,倒塌之后砸死市民的悲剧,反映的则是防范意识的严重缺失。

防范意识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是“硬件”质量把控,即确保公共设施能经受雨雪寒潮的考验。2008年时候,一些南方城市供水管道冻裂、供电设施倒塌、电缆断裂,就暴露了公共设施“抗冻”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一次合肥公交站台积雪一压就垮,堪称旧景重现。幕后到底是腐败导致的“豆腐渣”工程,还是站台设计不合理,现在官方还没给出调查结论,但根源问题还是防范意识不足,监督没有跟上。

不能总是等天灾来完成质检,来检举人祸!

今年的雨雪寒潮虽还不如2008年严重,但造成的后果已不容小觑。据国家减灾办消息,截至1月8日11时,两轮雨雪灾害已造成中东部8省份21人死亡,237.5万人受灾。

这其中,有多少天灾,又有多少人祸,抑或天灾和人祸交织,应该需要更深入的调查。

但从防微杜渐的角度,各省份需要更为重视,完善应急机制以尽可能消除隐患。

雨雪寒潮这样的天灾,因为波及范围广泛,绝非寻常的公共管理制度可以应对。以清扫城市街道积雪这样看似极简单的工作而言,都不是环卫部门可以独立承揽,而需要地方政府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努力。

而在困难群体的紧急救助等层面,同样需要一些超常规的组织调配,这对于各地政府来说都是考验,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