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斗士”郑贵章:八年真帮实扶惠及九万百姓

最美人物 来源:央视网 2018-1-1 第588期 A-A+

央视网消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这八个字形容郑贵章的扶贫之路绝不为过。郑贵章担任河北省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八年间,他矢志带领全县群众脱贫致富,让9万多人扔掉了穷帽,56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农村人均收入实现翻番……几组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凝聚着郑贵章的巨大心血和汗水。

0

“绝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

广平县地处河北省邯郸市东部,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小县,全县30万人70%生活在农村,从1994年到2010年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县。村里人主要靠35万亩耕地生活,扶贫任务艰巨而繁重。

2009年10月,郑贵章调任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群众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只要我在扶贫战线上工作一天,就一定不负党委和政府的重托,坚决奋战到底,在全县人民同奔小康的路上,绝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自此,郑贵章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广平的脱贫攻坚事业之中。

为了解决扶贫部门单打独斗的问题,广平创造性地把涉及“三农”工作的各个部门按职能划分为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12个分指挥部,整合力量,集中办公。另外,他们还探索在7个乡镇建立扶贫工作站,37个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有效填补了多年来乡村扶贫工作空档。这两个“好点子”使全县形成了合力攻坚的扶贫格局。

郑贵章还坚持用工业化理念统筹扶贫开发工作,推行“合同、合作、股份、劳务”4个联接扶贫模式,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以这4种方式参与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园区的经营发展中。由于脱贫效果明显,这一探索在河北省得到推广。

除了体制机制创新外,郑贵章在具体工作中也被公认“有点子”,比如发放建大棚的扶贫款,郑贵章有个“三步工作法”:墙垛子建起来了,发放第一笔;竹竿立起来了,发放第二笔;塑料薄膜盖上了,发放第三笔。这个办法有效杜绝了“半拉子”工程产生。

郑贵章上任两年后,广平摘掉了带了七年的国家级贫困县帽子。随后,在广平县委、县政府地大力支持下,郑贵章带领县扶贫办建立了乡镇扶贫工作站和村扶贫工作室,将扶贫窗口前移,并通过实施科技、金融、教育等精准扶贫模式,有效激发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动力,扭转了该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后局面。

六百页笔记写满民生情怀

2016年11月16日,郑贵章突发脑病昏迷的噩耗传来,父老乡亲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这个事实。“贵章是为俺们脱贫的事儿操心,累病的……”南阳堡镇后大寨村村民高奉彬潸然泪下。

郑贵章办公室内,三个省级扶贫考核第一的奖杯熠熠生辉,几条绶带静静的垂在衣架上。这里虽然已经空了一段时间,但依然被工作人员打扫得整洁如初,郑贵章伏案办公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

0

“1、最美帮扶人材料报市扶贫办;2、整合涉农资金表报市扶贫办;3、2013—2016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报市办;4、市扶贫和农业开发办指导贫困退出工作。”办公桌上一个文件盒里,一张张A4纸上记录着他每周工作事项。这样的工作周志,郑贵章从走马扶贫办之初就开始写,共600多页,装满了9个文件盒。他将每周要办的事情一一列出,办结后就画条横线勾掉;没办结的,就累积到下周,并写明原因。

八年时间,六百多页周志,记载了郑贵章致力脱贫的信念与担当。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扶贫部门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多。对于扶贫款的使用,郑贵章“锱铢必较”。2012年,他到胜营镇马宋固村开“建大棚”动员会,当场就有人报名。会后,郑贵章拿着名单入户拜访,三言两语,就知道哪户是真心想干,哪户是想套资金。结果,3户村民打了“退堂鼓”。发放扶贫款时,郑贵章有个“三步工作法”:墙垛子建起来了,发第一笔;竹竿立起来了,发第二笔;塑料薄膜盖上了,发第三笔,每次都拍照存档。郑贵章凡事强调落实,爱“较真儿”。

“我决心自觉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1994年9月12日,郑贵章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从那时起,他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种子”使命,把自己“种”在了广平这片热土上,更“种”到了父老乡亲的心中。(来源:新华社 河北新闻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