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航空产品加工工作23年,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曾被评为中央企业知识型职工标兵,他曾多次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哈尔滨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他就是中国航发东安民机与科研分厂的一名车工--王英武。
从技校生到高级技师
1993年,还在上学的王英武来到中国航发东安实习。受父辈“技术立身”的影响,他学习时总比别人更刻苦。车工讲究的是“三分技术七分刀”。为了练就一手磨刀绝活儿,王英武白天练,晚上练,下班大家都睡着了,只有他还在实习车间练磨刀。功夫不负有心人,东安技校毕业时,王英武的理论和实践总分获全市统考第一。跳过了公司规定的实习期,直接上岗。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他的工时几乎是工段最多的;他干出的产品,合格率最高。就这样,上班第一年,他被评为了公司的先进个人;第三年,他就被评为公司的劳动模范。
1999年,25岁的王英武第一次参加全市职工技术运动会。4个多小时的操作比赛,他只得了第9名。当时,王英武很难过。但最让他难过的不是名次,是比赛让“小有成绩”的他发现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参加完技术运动会回来后,只要一有空,他就满车间转悠,研究各种机床的性能,拿着复杂工件在各机床琢磨加工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他又一次参加了哈尔滨市“技运会”,这次比赛他拿了车工第一名。
王英武把这些大赛看成是能力提升的捷径。经过数次大赛的历练,他不断总结经验,屡屡获得优异的成绩,技能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知识,让他实现了人生旅途上的巨大跨越:从一名技校生到高级技师,别人至少用11年,而他只用了7年时间。
沉默专研拿下数十项发明创新
王英武所从事的工装生产,是机械加工行业难度最大的环节,这些年,他用娴熟的技艺,为车间生产解决了无数个关键问题,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拿出了数十项革新与发明。他用知识书写了新一代产业工人的神奇。
又一次,一款新的发动机夹具的图纸出来了,谁见谁摇头。那是在一个不锈钢长杆螺丝的3毫米内孔里再车一个内沟糟,在常人眼里无法做到!这难题,是王英武拿下的。他设计出一把车刀,这把刀前边的刀杆长度只比内孔长1至2毫米,刀头宽度只有1至1.5毫米,并有较大前角,可使刀非常锋利,产品最终合格交付。
锥度量规是加工航空产品的专用工具,着色在90%以上,光洁度要求极高。可由于这种锥度量规角度大,内磨又无法磨削实现。王英武知道后,建议精车锥面然后研磨合格。但以他这样的手法,一天只能加工一两件,太慢了。王英武又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锥度校正法”,一天能加工出8至10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发明了“多活合一车削法”、双向专用车刀等数十项革新发明,降低了成本。
节省材料费用、提高工作效率……连王英武自己都记不清他围绕这些所进行的技术创新有多少了。车间党支部书记说,这位沉默寡言的青年直接或间接创下的经济效益,谁都无法估量。
传承知识带领年轻人才共同成长
最近几年,中国航发东安承担的航空产品技术难度迭代提升,但优秀技能人才面临着断档。工作中,王英武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大家,起到了“传帮带”作用。在哈尔滨市“名师带高徒”活动中,他连续两届获得“模范名师”荣誉称号。现在他又将自己的技术心得总结起来参与公司可视化教材编写工作,带动更多的职工共同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为“人才强市”的目标再立新功。
2013年,中国航发东安成立了以王英武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王英武丝毫不保留,像钻研技能水平一样认真地带领着年轻人们一同研讨技术问题,完成了多种难加工零组件加工任务,不仅解决了细长轴加工精度控制、大型薄壁盘类抗变形加工、大型薄壁铝合金零件平面度精度等技术问题,还带动了年轻人的快速成长。
截止到2017年,他先后多次进行了《UG软件在机匣四轴铣削加工中的应用》、《薄壁零件的加工研究》等百家讲坛课题讲座,带领大家参与科研攻关共12项、精益东安项目60余项、编制了专家知识案例40余篇、撰写了科技论文20余篇,为知识的传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英武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工人先锋号”及“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了黑龙江省创新基金。
王英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东安厂就是我的另一个家,我不能看着自己家里的东西有一点不好,有一点不如别家,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完整、更强盛。”虽然获得的荣誉越来越高,得到了一名工人的最高褒奖,还3次到人民大会堂领奖,但王英武对自己仍然不满足。他还要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素材来源:中国国防邮电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