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国庆—归乡】17岁离家北上 20年后带着经验归乡实现创业梦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7年09月30日 19:5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于秀雨正在向女工教授制衣方法。

于秀雨正在向女工教授制衣方法。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外出打工,是17岁的于秀雨彼时改变自己命运的重要途径。20年后,带着满身的经验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乡。

  放弃在北京年收入上百万的制衣工厂,这个决定意味着一切再次回到原点,归乡后的他将投向自己曾试图挣脱的土地。不同的是,以前是耕地糊口,现在是创业。

  离家,为弟弟妹妹挣学费

  时间回到1997年夏天。干旱在河南濮阳市范县大地上持续着,看着自家麦田里的绿色一点点消失,于秀雨的父亲心急如焚。

  看着眼前分别17岁、15岁和12岁的三个孩子,这个37岁的男人说:“再过半个月,如果还不下雨,咱家的麦子就全干死了,你们上学就更成问题了。”

  弟弟妹妹还小,听完老爹的话,17岁的于秀雨为了减轻父母负担,他决定外出打工,为弟弟妹妹挣学费。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家人虽同意于秀雨退学决定,但让一个17岁的男孩放弃学业,就此走上社会,很难让他们不忧心:去了会遇到坏人吗?会不会跟人学坏?一系列担忧缠绕在父母心头,有苦难言。

  保安、小工、车间主任、厂长……

  辍学后,于秀雨将改变命运的城市放在了北京。

  与很多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的年轻人一样,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没有任何专业技能,找工作对他来说并不容易。

  “当时,我得脑里只有两个字,生存。”于秀雨说,经老乡介绍,他进入到一家制衣厂担任保安,那是他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干的十分卖力、有激情。

  于秀雨说,自1997年辍学起,他都在制衣厂工作。他从小保安做起,从每月收入300元干起,制衣厂几乎所有流水线上的工种和环节他都干遍了,为了多挣钱,过年过节他都不回家,在厂里干活。

  因为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于秀雨,成为管理500多名工人制衣厂厂长。5年前,他和另外2名合伙人一起在北京建起了制衣厂,生产的衣服销往世界各地。

  带着职业经验回家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是“农民工”这个词的叫响地之一。工厂的流水线、城市的建筑工地等到处都能见到河南籍农民工的身影。于秀雨就是当年最早一批大规模外出的农民工。

  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下,2016年9月,濮阳市范县龙王庄镇党委书记郑鑫得知于秀雨的情况后,分三次前往北京,希望他能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郑鑫书记前后去北京找了我三次,每次都要和我聊一两天,说实话,我当时心里很矛盾,我是农民的儿子,回来带着老乡一起挣钱,是我该做的,但北京的一切也让我很难割舍。”于秀雨说。

  政府负责批地、搭建厂房,此外,老家还有大量闲置劳动力——自己在外这么多年,这些优惠政策对于秀雨来说也是难得的机会,经过半年的深思熟虑,他做了人生中重要的决定,归乡建服装厂,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现在,政府投资50万建设的制衣厂厂房已经完工,于秀雨又投资200万买来了设备、原料。第一批60名女工已经进厂制衣,预计每人每月可挣到最少1800元钱。

  现在,于秀雨制衣厂收到了来自俄罗斯的10万套棉衣订单,“只要大家肯干,脱贫肯定没问题。”

  国庆节,分开半年在北京上班的媳妇和读书的儿子也将回到河南和他团聚。于秀雨说,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和他一样的人,看到家乡现在好的政策、发展和机遇后,纷纷返乡。

  回到村里的创业者,与从前不同了,大家手里有些积蓄,外出打工又增长了见识。现在,大家对家乡新思考是,以前种地靠天吃饭,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如今再次回到家乡的他们搞起了种植业、制造业、养殖业增收。

  “不管是离家、返乡,我们都赶上了好时代。”于秀雨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