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留着平头、目光炯炯,他就是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一线工人李超。在辽宁一家钢厂工作的28年间,他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5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创造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
李超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名技术员,经常在家修些小设备。李超耳濡目染,小学时就制作出能收几个波段的收音机,还有“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
1989年,李超以优异成绩考入鞍钢冷轧厂,成为一名维修钳工。由于个子小、娃娃脸,班长起初并没注意到他,甚至没给他派师傅。李超憋上一股劲儿,没有师傅,他就把班里的“活长”们都当作师傅;没人主动教,他就主动去学。
一次,在“新增翻钢机运输链”工程中,李超把“活长”们都看不懂的十几张盖板图样画在一张总装配图上,获得了大家的肯定,班长当即授权他这个小工当现场“总指挥”。李超不负众望,带领大家将十几块盖板全部严丝合缝地安装到了设备上。事后,李超不仅得到了比“活长”多出40元钱的奖金,更收获了一份自信。
1998年的时候,厂里只有一条早年引进的冷轧生产线,那段时间,这条线的活套段事故平均两天一起,每次事故要处理6至8小时。
李超下决心改变这种跟在事故后面跑的状态。白天,他在现场观察、测绘、查验,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晚上回家,就伏在案头,查资料、画草图,还动员爱人帮他读数据、校验尺寸,小两口常常一画就到后半夜。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包括装配图、部件图、零件图共30多张设计制图。改造之后,活套段全年设备事故只有半个小时,冷轧厂用一条线完成了两条线的产量。
2004年,单位使用的日本公司设计的一套洋设备——雾滴分离器出了问题,不断有雪花状的碱雾从30多米高的烟囱中飘出来。
考虑到这样会影响环境,李超马上找日方交涉,但是日方调试了多次也不见效果。李超于是独自爬到30多米高的厂房上看烟囱排出的气体是否有污染,比对类似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基础构造,钻到分离器里查看问题,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经过改进,烟囱再也不飘“雪花”了。
后来,外国专家来做跟踪调查时,看到烟囱不飘“雪花”感到很惊奇,希望李超告诉他们是如何改进的,李超半开玩笑地说:“这是我们的技术know how(诀窍),如果想知道,可以跟我们先谈下商务合同。”
那一年,厂里用新投产的冷轧二号线成功生产出O5板,并陆续打入国内几家汽车生产厂。随后,李超改变固有模式,变事后集中吹扫为事先预防、分区吹扫,对轧机出口每个甩带乳液的源头先进行强力阻拦,再对带钢表面进行强力吹扫,使乳液清除率由平均93%提升到100%,残次品率由8%降为0,每年耗电量节约36%,现场噪声降低了25%,当年就创造效益337.30万元。
此后,这项技术分别移植到鞍钢冷轧二号线平整机组和四号线联合机组,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厂里为李超设立了“李超创新工作室”。“解决生产难题,维护设备运转,提高设备精度,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每看到生产中的难题在我和工友的努力下得到解决,我们会感到非常幸福。”李超说。(材料来源: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