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研究所里有个“王大胆”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7-9-14 第480期 A-A+

王晓东院士

王晓东院士

央视网消息:在北京西北郊坐落着一栋四层红色小楼——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这里被誉为中国最高效的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是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双料”院士,他用自己独到的管理方式和学识眼光,引领着一批最杰出的科研人员,在这里筚路蓝缕,呕心沥血,探寻人类生命的新知。

北生所自2005年正式挂牌成立。和国内大多数科研机构不同,在北生所,从所长到所有工作人员实行合同聘用制。科研人员不用申请课题,每年就能得到200万到300万的固定经费,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进行自由探索,不用跟着国际热点或“专家”制定的指南走。

北生所做的是探索性基础研究,科学家需要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展开研究。在这里,包括晓东在内,大家都是平等讨论交流,都是直来直去,不用拐弯抹角,只对事、不对人。

谈到这一系列措施,王晓生戏称自己是“王大胆”。

尽管“大胆”,可是在探路的过程中王晓东却非常务实。去一些科研机构参观,看着挂满一墙的专利,他觉得这实在是一种糊弄外行的浪费,因为专利的申请和维持都需要不菲的费用,不能转化的专利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真正原始创新的科研无章可循。研究者要有心灵上的自由。”王晓东从科研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管理理念。

早些年在美国工作时,王晓东取得过多项国际一流研究成果。他的学术论文发表在《科学》《自然》《细胞》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2004年4月,41岁的王晓东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成为当时中国内地20多万赴美留学生中进入美国科学界最高殿堂的第一人。

在担任北生所所长后的10多年里,王晓东按照自己的理念,形成北生所的制度与风格,精心耕耘着这块试验田。如今,所里已建成11个专门技术辅助中心,可以为所有试验室提供专业服务。北生所只有20多名行政人员,却能够承担起全所几百人的所有杂事,大到采购设备,小到进口实验用小白鼠,甚至连租房子等事情都会为科学家办好。

目前,北生所共有实验室25个,科研辅助中心12个,累计吸引50多位海外优秀高水平留学人员全职回国工作。科研人员独立发表文章257篇,在国外《科学》《自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已有31篇,在国内外相同领域研究机构处于领先地位。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崭新的大门;发现植物第六类激素——脱落酸的受体,被同行认为是能够写进教科书的经典发现;动物病原浸染的新型裂解酶方面、植物与病原微生物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成果,均填补国际空白……

“我现在对大家的科研探索很满意。这里聚集了一批对科研充满热情的年轻人。我希望实验室有良好的状态。现在是所里最好的时期之一。”王晓东说。(材料来源:中国青年报 科技日报 新华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