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妈妈制造

第四届CCTV慈善之夜来源:央视网 2017年09月12日 11:4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

  染缸、织针、晾衣杆

  太阳透射过晾晒在衣架上的布匹

  点点余晖散落在青砖地上

  这里是云南大理

  三三两两穿着民族服饰的妇女在衣架间辛勤忙碌着,院子的墙边一位老阿妈坐在马扎上,拿着针在一匹印好花样的白布上扎花,另外一位则将地面竹篾里扎好花的布匹拿向染缸。

  靛蓝色的扎染布料和天上的云朵交相辉映,在澄澈的天空下二者融合得相得益彰。

  空气中满是宁静、祥和,忙碌的人们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到地面,但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来看,她们是快乐的。

  这是扎染工人们平凡的一天。

  很难想象,就在前几年,这项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竟然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扎染是一个全手工过程,针缝线扎,冷染浸制……扎染工序繁多,想制作一匹好的扎染,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但就这样的工艺品却卖不了高价,很多人看到扎染的布匹都以为是画上去的。

  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们付出的劳动,和获得的收入完全不成正比。因此,年轻人们开始放弃扎染,离开大理另谋生路。

  杨春燕是这片扎染基地的带头人,在“妈妈制造”项目组来到大理之前,她已在外“漂”了10年。

  10年间,她从事了很多工作,为了生计,她把8岁的大儿子被送回老家做起了留守儿童,由父母帮忙带着。

  直到小儿子出生,杨春燕才意识到应该回家陪陪孩子了。但是,回家能做什么呢?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从小耳濡目染的技艺却不能帮助自己谋生,去做些别的自己又不会。这个问题困扰了杨春燕很久。

  直到“妈妈制造”来到大理周城。

  一次意外的相遇,项目组的工作人员来到杨春燕家,看到她精湛的扎染技艺后,想让她做项目带头人。

  惊喜来的太突然甚至有点梦幻,这让杨春燕有点不敢相信,有段时间她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骗子。

  前前后后折腾了几个月,杨春燕愣是没答应。直到“妈妈制造”项目组再次来到周城,这次把订单带给了杨春燕和乡亲们,她才相信原来这是真的。

  订单来了,杨春燕和乡亲们也有了干劲,但是制作传统的花纹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吸引力却不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找来了著名设计师张肇达。传统融合现代,用古老的手艺设计新潮的产品。

  通过项目组和杨春燕的共同努力,扎染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今年3月,在“妈妈制造”项目组支持下,周城扎染合作社成立了,杨春燕成了这里的负责人。

  由于洱海和客栈的保护,就业机会减少,很多年轻人回到了乡里。在杨春燕的带动下,她们也决定留下来集成扎染。年轻人的回归让扎染有了新鲜血液,而这项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夏天又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