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教授的“高压冰雪奇缘”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7-8-29 第464期 A-A+

蒋兴良教授

蒋兴良教授

央视网消息:身高1米66的蒋兴良,脸庞黑瘦,背有点驼,走路时左腿微瘸,稍不留意就会湮没在人群中。身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在野外坚守了30年,主要研究极端恶劣环境下电网外绝缘、覆冰与防冰减灾,他的团队先后奔赴高海拔、高山冰雪等生命禁区做试验,建立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成功破解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输电难题。

1979年,蒋兴良考上了湖南大学邵阳分校专科。毕业后,他被分配在湖南邵阳市玻璃厂工作。这份工作对他太没挑战性,3年后,蒋兴良考上了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高电压工程技术专业。他的导师让蒋兴良做绝缘子覆冰研究,从此,蒋兴良开启了自己的“高压冰雪奇缘”。

从1989年到1992年的4个冬天里,蒋兴良和同事们在六盘水观冰站系统观测了自然环境线路覆冰积雪的规律,试验研究了几十种防冰除冰的方法。

2003年,蒋兴良带领团队从重庆大学实验室拉运几十吨的试验装备,沿着青藏铁路来到格耳木、峰火山、唐古拉山、那区、拉萨等地,进行了长达9个月的现场试验研究。

蒋兴良教授

蒋兴良教授

在进行风火山试验时,由于海拔太高、氧气不足,晚上根本无法躺着睡觉。“躺下去就感觉喉咙被勒紧似的。做了十来天试验,每晚我只能坐着睡觉。”蒋兴良说。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大家开车到200多公里外的三江源头小镇休息了一晚。

2009年,蒋兴良决定带领学生拆卸活动板房,修建一座砖瓦房。他们亲自设计,跟民工一起施工,蒋兴良甚至亲自拿起重重的铁锤砸开石头。

在8年艰苦的建设过程中,蒋兴良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地度过。夏秋搞设施建设,冬春最寒冷的季节就爬上层层覆冰的雨凇塔做试验,风雪中一呆就是几小时。他与妻儿在试验基地度过了六个春节,有两年还把80多岁的老父亲接上山与师生一起过年。蒋兴良经常“骗”家人说:雪峰山基地空气好、水好,蔬菜自己种,健康卫生,比重庆好多了。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蒋兴良揭示了电线覆冰的形成规律和导致灾害的原因,试验研究了几十种防、除冰方法和措施,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

常年湿冷环境和高强度艰苦作业,让原本身子骨不错的蒋兴良落下了病根。腰疼得不能久坐看电脑时,他就口述为学生修改论文。腿疼得行动不便时,他就借助拐杖。

伤病不能阻挡蒋兴良前行的脚步。尽管工作环境极端恶劣、科研经费极度匮乏,还要面对外界各种质疑的声音,但是蒋兴良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只要坚持总会有收获。他喜欢看Discovery频道节目,他说,每一个镜头都耗费了研究者和摄影师数月、数年的心血,而对他自己来说,任何高深的科学都是一个个数据与观测现象积累起来的,科研工作者就应该有这种毅力。

六盘水、三峡库区、青藏高原、雪峰山……冰天雪地里留下了蒋兴良翻山越岭的足迹。30年的不懈坚持守得云开见月明,湖南雪峰山试验基地已从当初的“小作坊”变身为世界上“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解决了复杂气候和运行环境下的输配电装备及系统运行安全等方面的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为提高我国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领先的科研成果也吸引了国际同行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瑞典、挪威、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覆冰领域专家先后来到试验基地考察,探讨合作意向。蒋兴良教授也带领团队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欧洲极北地区国际组织等国际研究机构达成加强交流合作、技术共享等协议与意向。

“我们在恶劣环境下进行试验,最终目的是建立动态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计算野外自然覆冰的各种状况,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摆脱人工模拟的艰辛和野外恶劣环境的束缚。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蒋兴良说。(材料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新华网)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