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强:“反哺”太湖20年 谋求一方生态安全

行业先锋 来源:央视网 2017-7-23 第427期 A-A+

秦伯强在太湖畔(资料图)

秦伯强在太湖畔(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以前有腥臭味,现在终于可以喝出茶香了。”为了检验太湖水质,秦伯强将喝咖啡的习惯改为喝茶。十年太湖水危机事件,蓝藻堆积、湖水恶臭、自来水厂关停、市民疯抢矿泉水的场景,他仍历历在目。

经历这次切肤之痛后,人们开始警醒,太湖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被称为“太湖医生”的太湖生态科研人员也开始被更多人所了解。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站站长秦伯强,就是其中的“主心骨”。

原本,秦伯强从事的是古气候、古环境重建变化研究工作。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面临日趋严峻的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太湖流域污染尤其严重,但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严重匮乏。因为国家需要,秦伯强自1995年开始投身湖泊研究。

太湖生态研究,一路困难重重。由于缺乏湖泊环境生态研究的野外工作实践,需要自行摸索具体研究方法、选择仪器设备等,转型后的研究进展缓慢。

过去研究以水量为主,来到太湖后就以水质为主,而太湖是浅水湖,平均水深只有两米多,在200多年前就达到中营养水平。由于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太湖流域肩负的经济社会发展责任越来越大,太湖水环境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国内其它大湖。磷、氮控制,底泥清理都是难题,若要彻底解决蓝藻污染问题,必须寻求科学技术的突破。

当时野外工作艰苦而危险。“下湖能依靠的最好设备就是机动渔船,对太湖进行一次覆盖全湖的采样往往要十天到两周时间。”秦伯强说,一旦遇到强风、暴雨或大雾等恶劣天气,人员和仪器设备安全都难以保障。

1

秦伯强在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资料图/陆华东 摄)

现实困难并没有阻挡秦伯强迎难而上的脚步,他决意要还这片水域当初的清澈模样。在长期对太湖湖泊研究和水质监测基础上,秦伯强领衔的团队不仅提出“控源截污”的治湖新思路,还逐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为太湖治理提供强劲的科技支撑。

执着于太湖治理的秦伯强,付出的代价超乎常人想象。

2008年9月的一天,江苏省政府召开太湖治理的专家会议,前往参会的秦伯强因下台阶踩空,股骨头当时就摔坏了。医生在他的腿上打钛钉固定,并谨慎叮嘱一定要卧床休息半年。

就在手术后三个月, 太湖湖体的氮磷污染控制计划立项需在北京答辩,秦伯强作为课题首席科学家拄着拐杖去了北京,并在轮椅上完成答辩。因为术后恢复欠佳,秦伯强的腿自此落下病根,至今走路都需要依靠拐杖。

1988年夏季,作者(后排右一)和施雅风先生(后排右二)在新疆天池。

1988年夏季,作者(后排右一)和施雅风先生(后排右二)在新疆天池。(来源:中国科技报)

秦伯强读博时的导师,是被誉为中国冰川之父的施雅风先生。“要不是当时施先生的动员,我大概也会像其他人一样,一门心思地想出国读博。这大概就是缘分吧。”秦伯强曾在公开和私底下多个场合感叹,“施先生经常对我说他的人生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读书为乐,让我终身受益无穷。”

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秦伯强带领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团队孜孜不倦,贡献出了以“先控源截污、后生态恢复”为核心的整套技术方案。10年来,尽管太湖流域的人口增加了1000多万、GDP翻了一番,但太湖水质没有继续恶化,蓝藻水华也没有大规模暴发。太湖,已经连续9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目标。

秦伯强说,作为国家“智库”的责任,就是促使湖泊科学不断发展,谋求一方百姓的生态安全。论私心,他说:“我出生在太湖西山岛,我有责任守护这片生我养我的水域。”太湖之上落日余晖,波光粼粼,渔船悠哉浮游,海天一色……在秦伯强看来,世上没有比这样的美景更让人心动了。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