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妹到“金凤凰” 一个黑土地上的小梦想

创业圆梦 来源:央视网 2017-7-12 第416期 A-A+

1

纪丽威在给鸡喂蚯蚓料(资料图)

央视网消息:“我叫纪丽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 顶着一头利落的短发,身穿一件白衬衫,站在吉林省妇联主办的巾帼创业创新选拔赛的舞台上,纪丽威这样介绍自己。

如果没有听过她的创业故事,人们很难将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80后姑娘和2016年"吉林省三八红旗手"、一位拥有6家企业的女强人联系起来。

心系白山黑水 打工妹回家了

1997年初中毕业后,因为急于改变贫穷的家境,纪丽威不得已只身一人到外地闯荡。她曾经开过三次饭店,都因经营不善倒闭。2004年,她转行到房地产中介公司,两年后,在苏州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房产中介的佼佼者。

大城市霓虹初上,纪丽威却更加想念远方的白山黑水。留下,还是回去?经历了数不清个难眠之夜,纪丽威决定回家。

2010年,她自筹180万元资金在吉林省辽源市灯塔镇龙背村建了一个肉鸡饲养场。吉林省是农业大省,依托丰富的养殖资源,加之开饭店的经验判断——吃是刚需,养殖优质肉鸡一定能挣钱!

因为没有养殖经验,纪丽威干脆带着不到2岁的孩子住进了鸡舍,昼夜学习观察,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掌握了肉鸡饲养的全部要领,为日后从事养殖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年,她的肉鸡养殖场循环发展养鸡10万只,当年就赢利120多万元。

纪丽威展示绿壳的“蚯蚓蛋”(赵强 摄)

纪丽威展示绿壳的“蚯蚓蛋”(赵强 摄)

从合作社到“蚯蚓蛋”,摸索生态循环养殖之路

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合作社,吉林省各级妇联对返乡创业的女性亦大力扶持,2011年纪丽威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附近养鸡的农民加入。鸡农入社,由纪丽威为社员统一供鸡雏、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这样一来,既降低了饲养成本,也把养殖风险降到了最低程度,农民对这位80后姑娘越发认可。

肉鸡市场风险很大,但她并没有丧失信心,经过两年的运营,合作社资金总额已增加到500万元,入社社员已达50户,带动了当地无业、失业、留守村民200人就业,合作社户均增收5万元。她的家乡龙背村,也由过去单一农业种植开始向养殖业生产转变。

几年来,她们村的玉米基本不用外卖,全部用做了饲料生产,同时用鸡粪培土,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向生态循环农业一步一步靠近。

当时,纪丽威饱受另一个问题困扰:肉鸡卖出去了,大量使用不完的鸡粪怎么处理?

2015年初,纪丽威赶赴广东“取经”,学习蚯蚓养殖技术,并带回了200斤养鸡用的蚯蚓苗。经过细心管护,5月初,她把长成的蚯蚓喂给蛋鸡,端午节之前第一批“蚯蚓蛋”面世,蚯蚓蛋蛋黄更大,颜色更深,营养价值更高。

纪丽威的农业梦开始实现,不仅有了自己的产品,还打造出养鸡—鸡粪发酵—养殖蚯蚓—蚯蚓喂鸡--鸡下蛋的绿色生态循环养殖产业链。

互联网+农业,让“母鸡”插上翅膀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遇,纪丽威进入到北京大学参加了一个女性创业培训班学习,彻底打开了眼界和思路。

农业看起来离互联网最远,但“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却十分巨大。从北京回来后,纪丽威开始向电子商务转变,将“蚯蚓蛋”投入互联网平台销售。

纪丽威还创造性的提出“认领母鸡”销售模式,每个会员在她的养殖场认领两只母鸡,每月将这两只鸡下的新鲜鸡蛋寄给对方。“花一千多块钱,全年都能吃上放心鸡蛋。”这一绿色、个性的卖法,在网络上大受欢迎。短短五个月就销售了200多万元。

3000个年卡用户,每个年卡1188元,以及1万多个零售用户。纪丽威成功借助网络平台,把“蚯蚓蛋”卖到全国各地。她的网店,每个月快递费就要10万元,目前销售额已达到1200万元。未来,纪丽威的打算调整种植和养殖结构,把企业规模做大,她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一个村子的几千亩地和几百个农户完全匹配,达到种植养殖平衡,真正做到零污染,将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梦想变成现实”。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减去流入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为了留住人才,吸引更多在外务工妇女返乡创业, 2017年吉林省妇联成立了吉林省返乡创业金凤凰联盟,鼓励女性创业者在互联网、休闲农业等领域施展才干。作为吉林省“十大返乡创业金凤凰”之一,纪丽威和越来越多的女性面孔一起,在家乡的山水田园间,用智慧和勤奋一步步实现着个人梦想和价值。(责编:于晓丹)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