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剧之王”到“票房之王” 周星驰的北上之路

香江·乡情 来源:央视网 A-A+

央视网消息: “中国文化里有太多的元素让我们去利用,作为一个中国创作人,假如我们不去利用的话,谁去?”采访中,周星驰一脸正色。

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凭借《大话西游》系列在内地“封神”的香港传奇电影人,已北上发展多年,他期望通过电影创作,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功夫迷”的“西游”情结

1

周星驰在《大话西游》里扮演至尊宝

“要把‘西游’做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让中国的文化被世界知道。”周星驰的西游情结世所共知,对西游文化的深掘和延展亦为人称道。

电影中,20年前至尊宝说,“如果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20年后唐僧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银幕外,那个我们熟悉的“至尊宝”已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内地,在知天命之年,他又拍了两次“西游”。

“就是要不一样才有意思啊。”与单纯的翻拍不同,周星驰擅于用幽默和想象解构一切。在他的作品里,你看不到熟悉的《西游记》,看到的,是周星驰沿袭了原著对人性的洞察、是不愿一味搞笑的他对“爱”的思考。这其中,有《西游•伏妖篇》中唐僧式的伪善,有《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紫霞仙子式的男欢女爱,还有《西游•降魔篇》中陈玄奘拿着《儿歌三百首》拯救世界式的人间大爱。

2

周星驰是个“武功迷”

北上内地之后,周星驰花了更多心思在挖掘和利用中国文化元素上,除了对《西游记》的再三解构,将功夫元素揉进电影创作里,也是他的一大重要尝试。

“其实我已经拍了《功夫》,但是我还要再拍,有机会我一定再做功夫动作电影。”周星驰是个功夫迷,众人皆知。好友李健仁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他喜欢每天在家里很小的房子里,一个人瞪着那么小的电视机,看李小龙。还有他的拳很快,我们念书的时候都叫他绰号——小龙。”9岁那年彻底迷上《唐山大兄》后,年少的周星驰将李小龙奉为偶像,甚至一度把“武师”当成了人生方向。然而兜兜转转,跑过龙套、主持过少儿节目、演过电视剧,周星驰还是走上了和偶像一样的路——拍电影。

独孤求败?“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

过去30多年,被周星驰作品“滋养”长大的人来自天南海北,有香港人,有内地人,也有海外华人;有70后,有90后,甚至还有00后。其中,内地长大的那拨人说,“我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

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署CEPA协议,为当时正处于低潮期的香港电影和电影人打开了内地市场的大门。仅一年之后,周星驰香港回归后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电影——《功夫》上映。这部由其自编自导自演的合拍片累积票房1.73亿元。那一年,内地电影票房总额15亿元。

之后,伴随着华语电影重心整体北移,周星驰逐渐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内地。但其实,周星驰与内地团队的合作由来已久,“《唐伯虎点秋香》里有一些场景就是在内地拍的”。1993年,周星驰尝试在电影中加入内地元素,其中就包括与内地演员巩俐联袂主演。周星驰回忆:“当时内地演员是非常新鲜的元素”。

“现在内地对我来说是一个必须的资源,它让我的想象空间更丰富了,而且它是那么大的一个市场。”,时光荏苒,“内地”二字于周星驰在内的一众北上香港电影人来说,已不再“新鲜”,它代表的,是丰富的创作素材,是狂热的观众,是一年数百亿的市场空间。去年,周星驰历时三年打造的《美人鱼》一“己”之力扛起33.9亿票房,打破华语电影票房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有人说,“白日梦是实现了,他也成了孤独的巨人。”2016年,周星驰为电影《美人鱼》创作宣传曲,歌词是这么写的——“无敌是多么 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 多么空虚……”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周星驰“独自在顶峰中”“独孤求败”的最佳佐证。

3

卢正雨(右)是周星驰的铁杆影迷,因为偶像的影响走上电影创作之路

但喜欢被人唤作“星仔”的周星驰自己是这么说的,“曾经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年纪越大,就越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电影《功夫》最后,已经天下无敌的主人公阿星面对大反派火云邪神,没有选择将对方打死,而是说了一句:“想学吗?我教你啊!”对方恍然大悟,向阿星屈膝臣服。

电影之外,“无敌”的周星驰手把手提携了不少年轻人,这其中,有不少人来自内地:幕前的“星女郎”林允、张雨绮;初涉大银幕的新人白客、孔连顺;幕后的电影工作者,比如《西游•降魔篇》编剧之一卢正雨。后者是周星驰的铁杆影迷,因为周星驰走上了电影创作之路,也因为与周星驰合作,事业向前迈了几大步。

在周星驰看来,内地电影市场成长很快,“需要全世界最好的人才来对接”。“人才很重要”,寡言的他在不足半小时采访中,强调了三次“人才”。

“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坚持

1

电影《喜剧之王》被视为周星驰的自传式作品

北上内地这些年,周星驰完成了从幕前幕后一把抓到退居幕后的身份转变,保持着平均两到三年一部电影的创作节奏。除了必要的电影宣传,他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即使负面舆论如洪水猛兽,周星驰作为当事人也几乎从不出面回应。或许,周星驰的努力,与公众对他的兴趣,并不总是十分匹配。

有一年,一个国内知名电影节的组委会邀请周星驰提供一份“个人介绍”,团队设计了三份重点各异的“成绩单”让他定夺,一份是作为演员的成绩,一份是影片取得的票房成绩,还有一份是作为导演的成绩。未曾料想,周星驰把三份方案都否定了,他说,“用‘电影工作者’这五个字。”

电影工作者周星驰最在意的,还是电影创作。“精神点,临时演员也是演员!”这句被无数影迷津津乐道的台词出自《喜剧之王》,一部带有周星驰自传性质的电影。这句台词,恰恰是周氏匠人精神的最佳注解。

曾经,还名不见经传的周星驰给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跑龙套,扮演一个出场即被梅超风一掌拍死的村民,认真的他自己设计了反抗动作,却被副导演批评“快点拍戏,不要话多”。

5

电影《西游·降魔篇》拍摄现场,周星驰指导演员拍戏

30年后,周星驰执导合拍片《西游•降魔篇》。一天,剧组拍摄夜战高家庄的戏,其中有几个镜头,需要一个龙套演员从地上爬起扑向舒淇,然后被一发“无定飞环”打成沙子。就是这么几个简单的动作,那个龙套演员拍了二三十遍,而周星驰就在监视器前,一遍又一遍审看,不厌其烦。彼时,他已是华语电影的一个传奇人物。

“每一场,即使已经写好了剧本,画完了分镜,可是到了现场,周星驰还会和副导演商量,这场怎么拍更好?这段话怎么说更好笑?这场戏的节奏怎么把握更有趣……”一位业内人士曾在网络问答社区“爆料”:他会抓住每一个来剧组探班的人问,你觉得这个情节怎么样,你觉得这样会不会更好?

“内地整个电影工业已经非常成熟……现在是中国电影业非常好的时候。”身处这个大时代大环境,电影工作者周星驰的强迫症,好像也越来越严重了。

采访接近尾声,当被问起对华语电影的期许,周星驰顿了顿,思索片刻才缓缓说出七字,“应该是继续努力”。无疑,这也是“强迫症患者”周星驰对自己的要求。(文/蔡纯琳)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