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冲破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仅根据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和环境适应要求,设计出中国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电源变换器,确保了遨游太空的中国宇航员平安返回。10年间,张自飞完成了50多项电子器件的技术攻关项目,5项国家专利技术,助力“神舟”八、九、十、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和“嫦娥”三号卫星首次月球表面软着陆,实现了两大飞行器的完美之旅。
没有中国工人干不了的活
张自飞今年42岁,是甘肃天水华天电子集团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主管。从技校毕业到如今成为“工人专家”,张自飞整整走了23年,其间有一半时间伴着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一起走过。
2004年,企业的公告栏上贴出了一张神秘的“招贤榜”。有一种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的电源变换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封锁,断言“中国工人造不了”;而国内的专家们只能给出这种变换器的技术参数、外形尺寸和环境适应要求,正在国内苦寻高水平技师攻关。年轻的张自飞,有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就相信一条——“没有中国工人干不了的活”。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张自飞像着魔一般,满脑子都是电源变换器的设计要求和制作方法。那段时间,他吃饭掉筷子、上厕所栽跟头,披星戴月地从车间走出来,回家都会走错门,查阅过的资料堆了整整一房子,画好的图纸和编写的工艺流程文档打印出来有1米多高。
2005年秋天,张自飞怀揣着6个样品来到北京,交给专家们接受检测。当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项目要求时,一位老专家激动地走出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你能做出这样一个电源变换器真是太伟大了!你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关乎祖国大事 必须百分之百可靠
张自飞去了北京才知道,这个电源变换器是要作为“神舟”飞船配件上天的,“关乎祖国大事,必须百分之百可靠!”
回厂后,张自飞及团队经过数百次试验,改版20多次,解决了“热真空环境下的绝缘抗电问题”等诸多技术难题。2011年11月,携带这一电源转换器的“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发射,遨游太空。
“假如航天员不能安全返回、返回舱没有平稳着陆,载人航天就没有意义……”张自飞回忆,尽管对产品质量很放心,但守在电视机前的他把心提到了嗓子眼,“我们的产品是在返回时才工作的,千万不能在最后掉链子”。落地时刻,他的兴奋难以言表。
追求极致的“工匠”之心
一块块造型精美、性能卓越的电子器件在自己的手中诞生,张自飞感到,在“追梦”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
“‘匠’,意味着创造、精益求精,这样才推动时代进步。”步入不惑之年、经验丰富的张自飞不只是“单飞”,而是带领“张自飞劳模创新工作室”10余名员工“齐飞”。他认为,一个人取得成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企业和团队。
“等老了回忆一生时,可能会因为没全力做好某件事而后悔,但绝对不会因为多付出而后悔。人最重要的是不糊弄自己。”张自飞说。(素材来源: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