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特色种植产业助力赣南“老表”脱贫奔小康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7年05月22日 15:43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孔华)初夏,赣南大地绿意盎然,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合作社的社员们忙着给甜叶菊浇水施肥;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忙着除草灌溉;青壮年劳力则在油茶山上挥汗如雨……

  六旬老妪种三亩甜叶菊增收一万多

  在村里,周超英因为勤劳受人尊敬。

  在村里,周超英因为勤劳受人尊敬。

  5月20日中午,30多度的高温下,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都口村甜叶菊基地,十几位村民正在和泥、打浆、修建水渠,这是镇里下拨资金支持的扶贫项目。水渠修好了,村民们给旁边近百亩的甜叶菊施肥、浇水就方便多了。

  人群中,身材单薄,挑着一担泥浆的周超英已经66岁。村支书谢安量就住周超英家隔壁,对她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她丈夫得了癌症,2015年去世,看病三年多,把家里积蓄都花光了,还欠了不少钱。两个儿子,大儿子分家了,已经离婚,周超英不仅指望不了大儿子,还要照顾两个孙子孙女;小儿子在外打工,已经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谢安量说,不管春夏秋冬,周超英每天都四五点起床,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间地头、水塘、山上忙碌。种了三亩甜叶菊的周超英还种了两亩水稻,挖了一口水塘养鱼,还养了一头牛。

  为了减轻周超英家的负担,村里从去年开始号召像她这样的贫困户大面积种植甜叶菊,由当地最大的一家甜叶菊加工企业直接来收购。种了三亩甜叶菊的周超英说,今年预计每亩收益4000元左右,加上每亩300元的种植补贴,可以增收一万多元,今年就能脱贫。

  谢安量介绍,村里还有21户周超英这样的贫困户,贫困人口89人,有一半的贫困户都种植了甜叶菊,到了年底,收益肯定会比去年强。

  免费提供土地秧苗助贫困户脱贫

  河埠村村民给甜叶菊浇水、施肥。

  河埠村村民给甜叶菊浇水、施肥。

  周超英在忙碌时,相隔几十里的江口镇河埠村的贫困户朱莲英也在自家的甜叶菊地里拔草。

  朱莲英原来有三个孙子,却在三年里相继溺水身亡,儿媳妇想再生一个,又被检查出重病,儿子和媳妇因此一蹶不振。偌大一个家靠老两口坚强挺着。

  “土地不是他家的,镇政府把土地流转过来,翻耕好,免费提供秧苗,交给他们种植,收益全归他们。”专门负责脱贫工作的江口镇人大主席刘晓明介绍,这三亩甜叶菊可以收两季,一年下来估计能给朱莲英家带来近2万元的收益。

  河埠村一共种植了150亩甜叶菊,其中100亩是专业合作社种植,剩余50亩免费交由17户贫困户种植。除了种植甜叶菊增收,贫困户还可以申请5万元产业资金支持(无息贷款)入股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5000元利息分红;此外,合作社还将利润的20%分给贫困户。

  各项扶贫政策精准到户,给了朱莲英信心。如今,老两口几乎每天都来到自家这片甜叶菊地拔草、施肥、浇水……

  老党员脱贫后带贫困户一起致富

  戴华樟希望能早日带领贫困户脱贫

  戴华樟希望能早日带领贫困户脱贫

  烈日炎炎,大棚里的温度更高,吉埠镇枧田村的老党员戴华樟正带着4家贫困户劳力在大棚里除草。戴华樟几年前得了胃癌,动了两次手术,加上儿子残疾,孙子孙女还小,家境顿时一落千丈。

  2016年夏天,村里引进种植大户吴福华,建了260多个蔬菜大棚。为了帮扶贫困户,吴福华免费提供8个大棚给贫困户,同时免费提供技术。

  戴华樟分得两个大棚,并由他带领4户贫困户一起种植、管理。空闲时间,戴华樟还跟其他的贫困户到隔壁吴福华的大棚里打工,一天有100多块钱收入。

  “一个棚一年5万块的收入不成问题,因为我们种植的蔬菜不打农药,全部施农家肥、甜叶菊残渣和草木灰,蔬菜口感好,市场销路好,价格也比一般的蔬菜高30%左右。”吴福华介绍。

  “去年,全镇有154户贫困户、694人脱贫,大部分因为对接了特色产业。有了产业,贫困户就能在家门口就业,而且打工顾家两不误。”吉埠镇党委书记曾繁胜说。

  规模化种植甜叶菊只是赣南大地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蔬菜、脐橙、油茶、芋头、茭白等各种特色种植产业正蓬勃兴起,助力江西“老表”脱贫奔小康。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