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平台(ydyl.forestry.gov.cn)于5月12日上线。该平台由国家林业局和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林业厅历经一年多时间建设完成。平台的上线,标志着“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带一路”,生态先行。加强生态保护,打造绿色丝绸之路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丝绸之路生态防护带被列入“一圈三区五带”的林业发展格局。为充分应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生态保护建设,全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林业局先后启动了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工作。2016年4月,“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平台项目正式启动。
如今上线开通的“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平台(ydyl.forestry.gov.cn),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是区域信息共享的示范样板。平台建设以全面整合“一带一路”林业数据资源为重点,以试点促应用,以局部促整体,探索建立“一带一路”生态大数据建设模式,为“一带一路”生态安全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是注重数据协同共享。在协作联动上,加强局省协同合作、试点省区协同推进和试点省区内林业部门协同联动。在协同共享上,建立数据标准规范,实现数据共享交换,推行数据开放服务。在示范引领上,深化平台试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协同发展,辐射带动全国林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在创新发展上,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应用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
三是突出易用实用原则。平台设置数据导航、丝路掠影、数据共享、森林资源、荒漠化、基础数据6个栏目,以甘肃、青海、宁夏为试点全面整合了三省区森林资源数据和荒漠化沙化土地数据,建立三省区林业资源基础数据库和森林资源、荒漠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建立数据服务和数据交换机制,可视化展示三省区林业资源分布情况,实现试点地区的林业数据资源协同共享。
四是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在初期建设的基础上,将全面整合“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森林、湿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多层次、多内容、多维度的林业基础数据资源,进一步推动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为“一带一路”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撑,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推动林业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创新发展,建立传承丝路文化、致力生态保护的绿色信息丝路。(冯峻极、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