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验血师”朱洪斌:丹心未泯求创新

大国工匠 来源:央视网 2017-5-1 第345期 A-A+

1

央视网消息:他没有真正上过大学,自学获得大专学历,却曾被江苏计量科学研究院聘为博士后出站论文答辩的5名评审专家之一;他是连续两届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两届委员中唯一不是学化学的委员;他通过努力拼搏,成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他就是国家电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状态评价中心物资检测室油气化验组组长朱洪斌。

初出茅庐 追本溯源

1988年,当时的电力用油检测还只是一项辅助性的工作,技术力量薄弱,试验场地有限。油气分析专业,就好比是医院的化验科,要想让医生对病情有个准确的研判,化验就必须及时而且准确,但人们对化验者却鲜有关注。

这一年,朱洪斌从微型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化学室,从事基层油气工作。面对众多的实验仪器和大量的实验数据,他感到一头雾水。为了快速入门,朱洪斌白天跟着师傅学习,夜间整宿守在设备前,查看、记录、分析试验数据。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伴随着70多厘米厚的笔记本和上万份的试验数据,朱洪斌渐渐由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2004年,由他主持申报的19个检测项目全部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2009年,由他主导建立的油气实验室全面落成,试验项目由原来的16项扩充到3大类47项,实现了电力用油分析项目全覆盖。该实验室试验项目之全、仪器装备之精、科研成果之丰均处全国领先地位,两项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2011年,以朱洪斌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了,在4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收获省部级奖励10项,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取得授权专利35项。朱洪斌说,他要把工作室建成带动专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促进人才成长的“摇篮”。

有成就后 继续钻研

经过长期的试验积累,朱洪斌开始反思现有技术的不足。从2005年开始,朱洪斌和他的团队用了9年的时间,成功制备了色谱分析用工作标准油,并发明了绝缘油现场取样工具及方法,解决了行业40多年缺乏专用取样容器的难题;创新实验室分析方法,平行试验误差由10%降至2%;建立了网络化数据管控系统,不同实验室比对误差由20%降至5%,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2014年,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建设拉开序幕,江苏电力承担1000千伏南京和泰州两个变电站的设备监造、现场试验、验收启动和运行维护技术支撑工作,面临大量的六氟化硫新气验收任务。朱洪斌主持研制的“六氟化硫气体质量现场快速评价系统”,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6项检测指标的仪器化、一体化分析,将单一样品的检测时间由18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杜绝了气体由现场运回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在进行六氟化硫气体酸度检测模块研制时,气体中的酸性物质含量极其微小,现有传感器的灵敏度均不足以识别溶液微弱的酸碱度变化,项目组成员几经探讨却没有进展。朱洪斌不愿放弃,经过数月的苦思冥想,他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溯源酸碱检测的对数曲线原理。他巧妙设计仪器工作流程,最终实现了对溶液中微量酸性物质的敏锐捕捉。在六氟化硫气体评价系统攻关阶段,他一个月内3次远赴委托加工的厂家指导改进设备制作。

从绝缘油检测到六氟化硫气体分析,朱洪斌的创新提高了现场作业和实验室检测的工作效率,过去用传统方法需20人的工作量,现在仅需6人就可以完成,这也带动了全国油气分析行业的发展进步。

砥砺传承 匠心筑梦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技术创新中来,朱洪斌承担起了油气技术创新经验的传授工作。在每年的技能类单元制培训中,他都是首席教员。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现实需求,他汇集多年的研究成果,编写了12万字的油务化验培训教材和创新成果展示教材,并通过论坛、技术交流、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

入行29年,从职业菜鸟到“油务工匠”,朱洪斌把电力用油检测做到了技术国际领先。他说:“对我来说,工作是快乐的,在本职岗位上能有所创新、有所成就,乐趣无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