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王超,33岁便担任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12年来,王超先后参与了武汉阳逻长江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江西九江长江大桥和杭瑞高速毕都段北盘江大桥四座世界级桥梁的建设。从一名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项目总工程师,他始终“奔跑”在桥梁施工一线。
“让我在桥梁建设的征途上奔跑”
王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高材生,2005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国内建桥翘楚——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工作。刚参加工作,他就参与到武汉阳逻长江大桥的建设中,这座桥是当时世界第八大悬索桥。王超虽然是新人,但是他有一股拼劲儿,在主缆架设的半年里,硬是没有请过一天假,连续奋战了180个夜晚。
2007年8月,王超又投入到坝陵河大桥的建设中。这座桥是世界第六、国内第一大跨径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建设过程中,王超发挥聪明才智,改进施工工艺,创造诸多小发明。
2009年10月,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开始施工建设,工期压力很大。刚结婚才7天的王超,顾不上与爱人的蜜月,便奔赴现场,开始了他的第三座世界级桥梁的施工历程。
毕业这么多年,王超始终奋战在建桥领域,随着时间的砥砺淬炼,王超逐步成长起来,他热爱着建桥事业,每当家人和朋友有所不解,他都笑着说:“我喜欢建桥,每当看到自己参建的一座座桥屹立起来,我就不知道有多么高兴,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让我在这条征途上奔跑吧!”
“山高路远浑不怕,誓将高桥立黔巅”
2012年9月,北盘江大桥开始建设,王超担任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北盘江大桥是杭瑞高速贵州省内毕格至都格段的控制性工程,其桥面距离谷底高达565米,为世界第一高桥。该桥的建设,对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西部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时,项目刚刚进场,很多技术员看到现场的施工条件顿时傻了眼:通往施工点的道路只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临靠悬崖的乡间小道,由于年久失修,不仅起重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装备无法通行,即便是普通车辆也只能勉强通过。更让人头疼的是,这里没水没电,要在这样的条件下修建一座世界级桥梁,困难可想而知。年轻的技术员开始后悔到这里来,甚至有的人颇有怨言,而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王超却勉励大家:“这里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越艰苦越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因为我们干的就是铺路架桥的事情,如果路好走,就不需要我们来了!”
带着无所畏惧的信念,王超带领技术员们开始了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他们凭借着双脚进山进行勘察,每天早出晚归,穿山越岭,大山的路不好爬,王超的鞋磨破了三双,摔过的跟头数也数不过来。为了节约时间,“勘察队”在野外吃着自带的饼干和矿泉水作为午餐,下起了雨,几个人就挤在伞下,王超的胃病复发了,他就强忍疼痛,关节受不了山里的寒气了,就找块护腿绑起。晚上,回到山脚下依然不能休息,简单吃过晚餐后,又马不停蹄地汇集数据、讨论方案。就这样,施工便道、供水供电的布线、办公生活区和搅拌站等临建的选址均被勘察出来,随后,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建设,两条共8公里长的“18弯”盘山便道在“精雕细凿”下从山脚延伸到山顶,600米高差的三级泵送供水管道在肩挑背扛下,从山谷底的北盘江笔挺而上,16000多平方米的临建用地在山峦间“炮轰”而出,大型设备和建筑材料可以进场了,水与电也通了——而这看似最为基本的事情,其背后的艰辛和汗水只有王超和他的“小伙伴”知道。
“大桥是我们的作品,我们要对每一个细节负责”
北盘江大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桥梁。“我们一定要把这座桥当作一件艺术品去建好,要对每一个细节负责,为这里的老百姓交上一张满意的答卷!”对于这样一座意义非凡的桥,王超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建好大桥的决心。
他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讲标准,重规范”,唯有如此,才有资格酝酿出一颗“匠心”。王超常说,铺路修桥是积德行善的事情,质量上不能出半点问题。他要用好国家的每一分钱,要时时刻刻为国家负责。他负责的项目要“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他用创新驱动生产,成立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运用了钢桁梁边跨顶推施工工艺,并获得成功,将大桥施工工艺推高到国际领先水平。
转眼间,一座世界级桥梁已经屹立在北盘江上,565米的高度在国际上得到了热烈的反响。王超将自己的汗水洒在一座座桥梁上,他就像一个舞者,为建造中国的超级工程快乐地舞蹈着,阔步前行着。(稿件素材由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