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清明节,让我们一起品读家书寄托哀思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网 2017年04月04日 16:2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家书寄思念·清明祭祀新民俗】

  编者按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寄托着今人对先辈的哀思。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清明节的祭祀方式和习俗也在慢慢改变。今年清明节,以读家书、写家书为主题的纪念追思活动在各地乃至在互联网上开展起来。一封封家书凝聚着亲情挚爱和家国情怀。通过读家书、写家书,人们既完成了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也为家风传承和继续前行积蓄了精神力量。在这个清明节,让我们一起品读家书里的感人故事。

  在网上,为逝去的亲人写封信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再也吹不响奶奶为我做的柳哨,再也吃不到妈妈炒的椿芽鸡蛋……”清明前夕,网友“灵犀”一家通过互联网祭扫平台,为逝去的亲人写了若干封家信。

  “这些新兴的祭扫方式不仅文明、清洁,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便是身在远方的游子,也可以随时寄托哀思。”因为常年定居国外,每年清明节“灵犀”一家很难回乡为亲人扫墓。两年前,她在提供网上祭扫服务的网站上为家里去世的亲人创建了一个网上纪念馆。每到清明节,她和家人都会打开网页,为亲人上香、点烛、献花、留言。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祭扫平台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已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纪念方式。

   浙江绍兴,几位学生在清明时节进行网络祭扫。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方式

  轻点鼠标,就能轻松完成祭祀全过程。很多人的做法与网友“灵犀”一家类似,身在外地,不能回乡祭扫墓地,便通过网络寄托哀思。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祭扫在国内逐渐流行。目前,国内已有怀恩网、天堂纪念网、中国陵网等多家提供网络祭扫服务的网站。记者查询发现,这些网站均可以提供建立网上纪念馆、高仿真网上祭奠、召开网上追悼会、发表追思纪念文章等服务,甚至有的网站还可以提供VR、3D等新技术,让网友身临其境地感受实地扫墓的场景。

  “现在城里居民几乎没有家族祠堂,乡村祠堂不少也成了只供参观的旅游景点。在祭祀场所匮乏的情况下,网上祭祀为人们寄托思念提供了新空间。”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上海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对此颇有感触。

  纸灰飞扬,黑烟弥漫,传统的民间祭祀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也极易造成火灾等安全隐患。

  “每年清明节,千军万马齐扫墓的现象造成了交通拥堵、人流聚集等问题,甚至给城市治理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仲富兰认为,以网上祭扫为代表的新形式具备文明、绿色、节俭、安全等特点,已逐渐成为秉承传统、弘扬传统民俗文化的新趋势,更有利于纠正奢侈、攀比等殡葬祭祀的传统陋习。

  为倡导绿色环保的文明祭祀方式,各级政府部门也相继推出网上祭扫平台,引导群众通过互联网追思故人。比如,今年湖南怀化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就联合打造了“中国清明网怀化馆”;内蒙古赤峰市民政局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科技公司建立了“赤峰祭祀网”。

  网上诵读家书渐成新祭祀方式

  在日益多样的互联网祭祀方式中,诵读家书显得颇为抢眼。今年清明期间,天津市就提出以“寄思”代替“祭奠”的理念,并开通了“津云”服务平台,开展以“一封家书·清明我想对你说”为主要内容的网上祭扫活动,让网民通过一封封家书,向逝者寄去浓浓的哀思。

  “与其把网上诵读家书这种祭祀方式称之为新民俗,不如认为是传统民俗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认为,这种祭祀新形式是对历史文化的体察和体悟,并由此产生共识和认同,把传统家书文化传承家风的要义以互联网的形态来呈现和保护,“从国家层面上来说,这是民族文化根脉的延续;从家庭层面上看,则是家庭情感的承载”。

  “从本质上看,近年来清明节祭扫方式的转变正是祭扫内核的回归——对亲人追思和生命价值的审视。”在伊华看来,祭祀作为一项具有深厚传统的文化传承,其习俗的转变也会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密切关联,在环保、科技、人文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情况下,移风易俗将成为一种文化的内省力量。

  殡葬产业应成为精神服务的“记忆工场”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具备节气与节日的双重身份,兼有扫墓祭奠的肃穆悲伤与踏青游玩的欢乐两种情感氛围。

  “千万不能把清明节看窄了,好像清明节就是扫墓、烧纸钱。”仲富兰认为,清明节的意义在于对已逝的亲人、祖先、先贤、英烈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节不可忽视的价值在于,通过节日、聚会以及风俗习惯的传承、凝聚民族精神”。

  “未来的殡葬产业不应是资源的消耗产业,而要成为一个提供文化精神服务的‘记忆工场’。比如,墓志铭、纪念仪式、人生电影、百姓家史、网络纪念等。”伊华认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对于很多远离家乡、进城出国的家庭而言,清明祭扫愈发成为维系其与家乡、家族的精神纽带,“‘互联网+祭祀’作为一种创新服务,只有适应各地不同的祭奠习俗、城乡现实条件和市场需求,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祭祀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古人所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才是清明祭祀的核心要义。”仲富兰提出,应该大力倡导“生前厚养、逝后薄祭”的文明新风。一束菊花、三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只要感情至笃至真,无论以何种方式缅怀,无论身在何处进行祭奠,都能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和思念。

  我们的家在信上在路上

  ——作家裘山山追念父亲留给她的家书与家风

  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东

   裘山山家书 光明图片

  这个清明节,作家裘山山从千里之外的成都奔赴杭州为父亲扫墓。自2013年父亲去世以来,这已经成为她每年春天里的一个定例。

  在裘山山的人生记忆中,与父母总是聚少离多。她说:“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路上……”但即便再遥远,通过信件、电话,亲情总是紧密相连。

  父亲去世两年后,裘山山和家人一起整理父亲的遗物,发现父亲保留下来的满满一箱信件。信件用报纸包着,注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留下来的书信有上千封,裘山山所写的就有五百多封。

  “当我们看到这样满满一箱信件时,内心还是被震撼了,很感动,也很悲伤。尤其是我,自当兵后,一直没和父母在一起,70年代到80年代,全靠写信。”裘山山说,重读并整理这些家书,不仅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一步步的成长印记,特别是青年时代,更体味到了父母的培养教育之恩。这些家书,是生活的记录,是家风的传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说:“在整理的过程中,回顾往昔,甚至惊讶地想起了一些早已忘记的人和事。”

  裘山山从当兵、上大学到参加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母亲在杭州,父亲在长沙,姐姐在西安,自己在成都,一家四口四地,联系就是靠书信,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电话普及。每到春节,一家人总是在信里商量着到哪里团聚,每一页薄薄的信纸,都是一家人真挚情感的自由流淌。

  “回头看,庆幸给爸妈写了那么多信,给了他们很多的安慰。”裘山山说,虽然没与父母一起生活是一种遗憾,但频繁的书信往来弥补了这种遗憾。

  “在青年时期,自己也有很多苦恼、很多快乐与父母分享。”在裘山山的回信里,发牢骚、不满足的话都给父母讲,因为父母是很开通的人,自己愿意给他们分享交流。特别是上大学的时候,每当她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父母总是开导:“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大学4年,裘山山给父母写了150多封信,几乎每周都写。以至于多年以后,裘山山在一次接受专访时专门谈道:“我的经历,秉性,所受的教育,让我只会写老老实实的东西,传达老老实实的感情。”“是因为我相信朴实的力量,相信朴实的作品、诚恳的表达,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尽管来信频繁,但父母从不在信里简单地说教。裘山山印象最深的是,父母时常说:“一切要靠自己努力。”从小,父母就要求她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靠自己。母亲说:“不要娇气,要吃苦!”“我们家不养小姐,女孩子也要粗养。”

  父母浸润在漫长的岁月里的关爱和呵护给了裘山山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怕失败、认准了就坚持成为她骨子里的执着。

  裘山山的写作起步较晚,开始父母并不同意,但她喜欢,父母就转为支持。裘山山一次次去西藏采访,长期在部队。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最初写了几万字又从头再来,但她面对困难绝不叫苦。在十次进藏后,纪实散文《遥远的天堂》喷薄而出并获得鲁迅文学奖。在从事创作30年后,连她自己都惊讶于作品的数量之多。裘山山说:“吃苦的时候会想起妈妈,因为她从小就要求我泼辣一点、充满活力,她把孩子们的生活能力看得很重。”

  裘山山在自己的博客中说:“即去年冬到今年春,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写一本非虚构作品《家书》。”她将父亲保留的信件以及自己保留的父母给自己的信进行整理,并加上自己当下的回顾和解读,成为“两地书”,书名就叫《家书》。如今这本书稿已经交付出版社,有望在今年秋天出版。裘山山说:“我想以此来纪念我的父亲,感恩我的母亲。”

  你走了,但你从未离开过我半步

  ——清明微家书众筹作品选

  恸别情未了

  王宜春

  你走了,但你从未离开过我半步。天堂和人间,没有界限,只是,你活在我的心里,我生活在你的睡梦中。你睡得很安稳,不时地微笑着向我走来,仿佛是要让我跟你说些什么,你听,这首虞美人,就是我的念白:

  “清明最怕杯中酒,魂绕难牵手。金樽未启泪先凝,碎眼飘忽皆是你音容。悲哀莫过鸳鸯散,孤鹜谁来伴。欲骑白马向天宫,追问爱妻仙府可安生?”

  你忽然一下不知去向,似乎不让我再说下去,我紧紧地追赶你,手捧着这一纸:

  “恸别情未了,爱依旧、手犹牵。”

  你顿住了脚步,欲上前制止我,我害怕你再次消失,写更多你生前喜欢的诗句,你的影子越来越清晰,从来就没有模糊过,可我为什么怎么也追不到你?你看,破土的小草冒出了新芽,它们不枉春风的美意,生机依然:春情每应东君意,风也清明,雨也清明。

  紫花地丁开了

  张靖

  父亲,又到清明了。

  微微的春风,好像来自你的呼吸,你的睡眠,温暖亲切。紫花地丁开了!这些可人的花儿像星星,散落在返青的草丛里,照亮低处生灵复苏的眼眸;它们像你晚归的夜里,推开院门时在我们母子心中升腾起的那一片欢喜。

  多少年了,多少年了!那一片欢喜常常在不经意间被想起,一遍遍在心间升腾。

  又到清明了,柳枝舒展,土膏润泽,我们又回到你身边。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在你安寝的门前盛开着紫花地丁。

  这是幸福的一天,我们团聚在你的跟前,就像返回避风港,和你亲亲切切地叙叙。

  父亲,清明以后,衔着泥草归来的燕子,又开始在屋檐下筑巢。我们在行程中不会叹息,不会畏缩。因为你的爱和离去,我们学会了爱与珍惜。

  (作品征集于“光明读者俱乐部”)

  在发黄变脆的家信中“慎终追远”

  ——导演谢飞品读《谢觉哉家书》

  光明日报记者 鲁博林

  清明节来临前,年近古稀的谢飞导演习惯地读起父亲谢觉哉写给家人、乡亲的百余封书信,再次百感交集:“看着这些已经发黄变脆的信函,看着父亲从青壮年到老年不断变化的毛笔书法,看着那些信封、邮票,不禁感慨这已经或即将永远消失的书信交流方式的美好与伟大!”

  身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飞还有一个身份,就是革命老人谢觉哉的儿子。去年,他潜心编辑整理的《谢觉哉家书》出版面世,呈现了父亲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115封家书。在那些隽永而生动的笔迹中,老年的谢飞得以更深入地走进父亲的内心。

   谢觉哉家书原稿 光明图片

  谢觉哉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他1905年考取晚清秀才,参加革命前在湖南宁乡老家与夫人何敦秀育有四男三女。1937年9月,因革命需要,他在甘肃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与王定国结为伉俪,育有五男二女,谢飞就是其中之一。时代的巨大变迁带给谢觉哉的家庭生活以复杂境遇,也让他在处理家庭问题上显出格外的理性与温情。

  “生活在‘一夫一妻’‘先恋爱、后结婚’时代的现代人,往往不理解或喜欢嘲弄、调侃旧时代的婚姻情况,但仔细阅读父亲半个世纪中给两任夫人的通信,能感知到百年来中国人生活形式与制度的复杂存在与变迁,以及‘相敬如宾、珍惜亲情’的美好民族传统。”谢飞说。

  据谢飞讲,谢觉哉年轻时投身革命,教书、办报,长年在外。“马日事变”之后,更是与家里断绝了音讯。湖北洪湖、江西苏区、长征陕北,十多年的革命生涯虽艰苦,却从来没有中断他给家乡写信、寄诗。在1937年寄给何夫人的诗词中,他深情地写道:“音书久断绝,生死不可踪。累汝苦思念,暮暮复晨晨。”

  在《谢觉哉家书》序中谢飞提到,“父亲是清朝科举的‘末代秀才’,诗词文章,四乡闻名,而母亲嫁给他时却并不识字。相伴的三十四年中,母亲跟着父亲学写诗词,练书法,晚年竟成了有名的书画社会活动家。后来父亲曾亲笔题诗为母亲贺寿:‘暑往寒来五十年,鬓华犹衬腊花鲜。几经桑海人犹健,俯视风云我亦仙。’”

  这位革命元老与夫人之间互敬互重的情谊,令子女晚辈赞赏、感叹。

  谢觉哉一家留影 光明图片

  50年代初,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觉哉正值青壮年时期的湖南儿女们,纷纷希望在北京“做大官”的父亲给予他们“照顾”,走出农村,到城里工作。于是这一时期的不少信件里,他都是在教育儿孙、亲友们要跟上新时代,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你们会说我这个官是‘焦官’。是的,‘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在1950年1月21日给大儿子的信中,谢觉哉如是写道。所谓“焦官”,在当地方言中是“穷官”的意思。谢觉哉更把自己比作村里有名的长工“周老官”,以示身为公仆、不徇私情之意。

  “父亲一生中,把写书信当作一个重要的生活方式。他不仅同家人通信,还和同事、朋友通信,更愿意和完全不认识的群众、读者、青少年学生通信。”在谢飞看来,父亲心中的亲情、乡情、民情早已连为一体。时光荏苒,尽管父亲的许多书信都遗失了,书中所收录留存的文字却足以勾勒出他平生的面貌,成为后世最宝贵的财富。

  在2017年的清明节,谢飞再次品读《谢觉哉家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