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与任性:权力的两大顽疾

来源:央视网 作者:松原

发布时间:2017-02-15

核心提示:如果用咱老百姓的话翻译这种权力的惰性和任性,就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1

镇雄被强制结扎男子展示被殴打伤口

最近,云南比较烦。

女游客在丽江遭殴打毁容一事余波未了,镇雄男子被强行结扎又闹得沸沸扬扬,令美丽的彩云之南颇为尴尬。

其实都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于前者,焦点在于受害人对于警方调查拖延包庇的质疑,如果警方当初能够与受害人平和地沟通,及时反馈案情进展,哪怕多一些言语安慰,消除对方的疑虑,也不至于出现后来的被动局面,让整个丽江甚至云南背锅。

至于后者,就显得更加奇葩,一家人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正喜气洋洋过节呢!男主人突然就被一帮人带到手术室结了扎,上哪说理去?到今日,镇雄当地政府还在跟当事人打嘴仗,回应说结扎是当事人同意的,符合相关规定。

我们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可以找到明确的条文,即“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之前关于上环、结扎和查环查孕的有关规定及相应处罚早已删除。不知道当地政府“符合规定”的说法是哪门子规定?

这两件事很现实地折射了权力的“两大特质”:惰性与任性。说到惰性,我们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经历,去政府部门办个事真难,一大堆各种证明折腾人不说,还常常拖沓冗长,你这边急得跳脚,人家稳坐钓鱼台。所以,坊间总结衙门口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与惰性不同,权力的任性往往发生在它主动出击时,一如镇雄结扎事件,又如天津大妈非法持枪案,还有即将宣判的内蒙古农民收购玉米案。执法者表现出非比寻常地积极与热情,但对于大多数旁观者看来,确有小题大做甚至过度执法之嫌。

如果用咱老百姓的话翻译这种权力的惰性和任性,就是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管。

究其原因,还是权力缺乏监督和制约。兜兜转转,又回到这个老问题。

从积极方面看,我们要看到进步,这些年尤其是十八以来,随着反腐、党建等制度建设,权力运行越来越规范,官更难当了,以致有“官不聊生”地抱怨,对社会而言这是好事。但是,距离社会的期待和要求还差的远。

一方面,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依然不足。因为要实现对公共权力的有效监督,不论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还是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实现,都依赖于监督对象的行为,也就是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

这要求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把政府行使权力的行为依法对全社会进行公开,置于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才能够促进权力依法行政,防止“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

另一方面,要保障监督权利落到实处,让社会敢于监督、有渠道监督,而不是动不动就发微博、求曝光。

说到这里,这两天山东有件事是个很好的注脚,有个环卫工因为工作原因投诉了单位,结果直接被环卫所辞退了。环卫所所长的回应在一些基层权力部门中颇有代表性:谁让她举报。

你瞧!如果都是这种思维,谁敢监督强大的权力者,它能不犯懒任性吗?

版权均属央视网所有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央视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央视网出品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