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驻村第一书记周政到任时,正赶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贫困户开展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工作。那几个月,周政和村里的干部每天起早贪黑挨家挨户调查核实村民的财产信息,给贫困户建档立卡。
周政是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钢”)物业公司道路管理队党支部书记,2015年10月,他受组织安排到融水县安陲乡大田村挂任第一书记。
一张涉水过河的照片为修路提速
2015年12月29日,周政和同事们坐车前往红口塘屯。去之前,周政就听说这个偏远的村寨还没有通砂石路,村民出行只能徒步,交通十分不方便。车到达红口塘屯所在的山脚下,前方是30多米宽的大田河,大家只能下车徒步前行。周政赤脚慢慢走向河里,一入水,冰凉刺骨的河水很快就把他的脚冻麻了。过河后,在他们眼前的是根本无法称之为道路的“羊肠小道”,雨天路滑,尽管手脚并用,但一路上周政还是没少摔跤。
在屯长董顺福家里,他的女儿董印书见到陌生人,红着脸不敢开口说话。周政注意到,尽管时值隆冬,董印书仍光着脚穿着一双凉鞋。问她为什么不穿布鞋,董印书说,路上都是泥,一穿出去鞋就脏了,还是穿凉鞋方便。每周一,董顺福都会早早起床,走1个多小时山路送女儿到山下的教学点读书,途中身体有些残疾的老董还要涉水背女儿过河。董顺福向周政介绍说,屯里原有的一条机耕路前几年被山洪冲毁后,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无法修好。
回到村委后,周政把自己涉水过河的照片发在融水县驻村第一书记交流群里,引起了县领导的关注。他顺势跟县、乡两级政府协调沟通,希望红口塘屯修路早日立项,早日开工,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2016年6月,总里程6公里多的砂石路修通了,村民出行比之前方便多了。周政说,计划明年下半年铺水泥路。
“造血式”扶贫为苗乡幸福路“提速”
周政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固然离不开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扶持和投入,然而并非任何事情都需要靠投入、靠花钱才能办好,这方面,大田村上六秀屯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次,在跟77岁的大田村老支书交谈时,老人告诉周政,当前,在解决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问题后,脱贫致富还是要靠发展村里的产业项目,但不能操之过急,胡乱上马项目,农民经不起折腾。老支书说,在党的领导下,农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但村里的文化活动少,逢年过节返乡的年轻人无所事事,聚在一起就是吃喝赌博,影响非常坏,希望周政作为第一书记抓好村里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有关部门将村里的篮球场、戏台维修翻新,给广大村民特别是年轻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2016年6月,柳钢给大田村上六秀屯援助了一批钢材水泥,用于村屯戏台、背景墙、凉亭的建设。
大田村村民有在稻田养殖禾花鲤的传统,但受鱼苗品质、养殖技术和田埂松软、容易渗漏等客观原因,本土繁殖的禾花鲤生长周期长,一般两到三年才能收获,产量低,经济效益差。为打造“造血式”的精准扶贫之路,周政联系当地的龙头农业公司,积极引导村民采取模式化稻田综合养殖形式,改良养殖品种,实现多元化养殖,以提高产量和增加收入。
周政发现大田村大田屯有一片场地非常宽阔,适宜种植油菜花,就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给村民们购买油菜花的种子和化肥,希望通过打造油菜花节把大田村的民俗旅游推出去。
精准扶贫“再回访” 甜美笑容展希望
2016年11月7日,周政又来到大田村红口塘屯苗族小姑娘董印书的家回访,给她带去新衣服、鞋子、书包及一些学习用品。接过慰问品,小姑娘回屋换了一套苗族的节日盛装,并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布鞋,邀请周叔叔在自家木屋前合影,照片中两个人都笑得很甜。
“来,把新书包拆开背上。”
“叔叔我不背,我要留到下个学期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