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小秋(左)演出《荒山泪》 扮演张慧珠
央视网消息 “作为一名京剧艺术的传承人,既要坚守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创作出唱得响、留得住的传世之作,并把文化艺术根植于民、服务于民,让民族的文艺屹立闪亮于世界。不辜负人民对我们这一代京剧人的期望。”迟小秋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做程派标准传承人
迟小秋每次唱《锁麟囊》都有新传承新发展。2014年,她为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而搬演的10出风格各异的程派大戏,几乎场场爆满。“吸引观众的还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我只不过忠实地再现了程派艺术的精髓。”19岁就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走上铺满掌声和光环艺术之路的迟小秋,却始终难得地保持着一份谦逊和冷静。
1983年,迟小秋拜在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门下,前来参加拜师仪式的剧作家翁偶虹毫不吝啬地赞许她是“程派艺术的标准传承人”。迟小秋19岁获得梅花奖,在这样的年龄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项,至今尚无第二人。而对迟小秋来讲,与其说梅花奖是荣耀和资本,不如说是激励和鞭策。
迟小秋并非世家出身,可她悟性很高,一点即通。更重要的是,她学戏认真,肯下苦功。“我记得以前在辽宁阜新的时候,剧团条件不太好,时常没电,我就每天一早点着蜡烛到练功厅练功。”迟小秋说,她没有一天不喊嗓,没有一天不练功,《荒山泪》中的圆场,她已练过上万遍。
除了温习老师传授的剧目,迟小秋还时常翻阅程砚秋的文集,揣摩大师的艺术。这么多年的梨园生涯,艺术已经成为迟小秋生活的主要部分,她在不断思考中提高、升华。除了程派的艺术,还有程派的精神——不断创新,锐意前进。迟小秋说:“今天的社会和观众都与过去不同了,必须在遵循大师艺术原则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适应今天的观众和市场。”
四十年一直在爬坡
从艺近四十年,迟小秋似乎一直都在辛苦地爬坡,从未敢放松。
上世纪九十年代,京剧发展陷入低谷。很多同事、同学都转行了,就连迟小秋的琴师都去唱通俗歌曲了。但她却宛若世外高人不为所动。为了练好《荒山泪》里的三起三坐,她不知道流了多少汗,练了多少遍,练到半月板都出了问题。“不管是三起三坐,还是水袖,在舞台上不过是几秒钟的精彩,背后却是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我们这行就是这样,没有人后吃苦,就没有人前的光彩。”
曾经,作为沈阳京剧院的头牌,迟小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还担任了沈阳京剧院副院长。不料,她却毅然决定离开并于2005年调入北京京剧院。去北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味着重新开始,这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她来说,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唱戏就要到最广阔的舞台”,为了恢复程派众多的经典剧目,迟小秋还是毅然决然地主动迎向了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迟小秋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可是她不服输的性格、坚韧的个性、发扬光大程派的愿望和努力,都令她只能咬牙承受。刚到北京的几年间,她就重新排演了《锁麟囊》《窦娥冤》《玉堂春》和《碧玉簪》等一系列程派名剧,推动和保护了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让戏曲与时代同行
“不进则退,观众的水准和欣赏品位也在提高,时刻监督你。”迟小秋说,自己接受观众洗礼的时间较长,看着戏迷群体慢慢在变化,现在进剧院的“黑头发”越来越多了。
迟小秋与其他专家一起精简了程派名作《锁麟囊》,将演出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40分浓缩为2小时15分。“把碎场子精炼,让观众一气呵成地看完,剧情显得更加合理,舞台也更干净。”迟小秋说,她一直坚持从演戏、看戏中找灵感,整理、创新传统经典剧目,让戏与时代同行。
北京京剧院赴巴西演出,戏码中就有迟小秋主演的《锁麟囊》。迟小秋起先还担心国外观众未必看得懂,可令她诧异的是,老外们的每一次喝彩几乎都恰到好处。一名巴西观众还在演出后谈道:这出戏讲的是好人有好报。
原来,工作人员在演出开始前就对这出戏做了介绍。演出中,字幕用葡文、英文、中文等语言文字同步播放,并且这位翻译对剧本和唱词的理解和翻译非常到位。正是台前与幕后的紧密配合,才使得每一句旋律都唱到外国观众的心里去了。
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迟小秋深感责任重大,她虽未正式开山收徒,但也已开始带学生,培养青年一代。迟小秋说,“对恩师、对戏迷、对生活,我都心怀感恩,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把程派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文艺,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迟小秋正用一生唱一出大戏,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永远前进。(文/刘禛)